宋案重审_第20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0页 (第2/2页)

信的。[84]

    尤应注意的是,张耀杰著《谁谋杀了宋教仁:政坛悬案背后的党派之争》,声称陈其美就是幕后cao纵暗杀行动的第一嫌疑人,应夔丞在陈其美等人精心设计的暗杀阴谋中,只不过是用来嫁祸于中央政府的替罪羊。而应夔丞知道国务总理兼内务部总长赵秉钧害怕宋教仁抢夺他的位置,就通过内务部秘书洪述祖骗取来自赵秉钧的密电密信。当初的目的只是邀功请赏,没有想到这些密电密信刚好充当了嫁祸于人的文字证据。[85]对照一下前引《辛丙秘苑》的记述,我们就会发现,张耀杰一书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从袁克文杜撰的那个故事中来的,只不过将袁克文用文言文所述翻译成白话文而已。史料方面,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史料,该书作者不曾看过,而看过的史料当中,绝大部分又不能正确理解。

    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本在内容和史料上均无可取的粗制滥造之作,却有袁伟时、王学泰、杨奎松等几位教授向读者大力推荐。袁伟时之言曰:宋教仁案和接踵而至的lsquo;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多年来史家都归罪于袁世凯。张耀杰先生以史家的敏锐,全面系统地梳理史料,用史实说话,解疑释惑,以全新的视角得出崭新的结论,不管人们是否同意他的结论,都不能不承认这部书不愧是20世纪中国研究的新收获。王学泰则谓:张耀杰《谁谋杀了宋教仁?》认为宋教仁是死于内斗,作惊天之论,但论述缜密,揭示出并不复杂的悬案内幕,从而让我们感受到片面宣传的效用和力量。片面宣传造成的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86]

    如果说袁伟时、王学泰做出上述评价是因为他们对民国史缺乏研究的话,杨奎松教授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他对该书的评价理当最有分量。可惜的是,他对这段历史也很隔膜,他说:张耀杰先生于蛛丝马迹中苦心爬梳,竟将百年宋案一举翻了过来。依据他的考证,谋刺者竟然是革命党自己!杨奎松教授并试图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进一步证实张耀杰的观点,他说其实宋教仁墓碑上于右任当年的题词,就已经曲笔透露了这一秘密。碑文曰:

    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87]

    杨奎松教授解释道:lsquo;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这十六个字不恰好反映出于右任为老友冤死而又不能直言的锥心之痛吗?当时国民党人已经把矛头指向了袁世凯手下的总理大臣,如果真是袁氏或北方所为,身为国民党人的于右任,又有什么不敢直笔而怕人戮的担忧呢?[88]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