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页 (第1/2页)
使经济力尽快转化为后勤保障力,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尤 其是在我军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对后勤动员要求速度快、数量多、 质量高。不仅需要动员人力,而且还要动员物力、财力和科技力。涉及到军 队和地方的多个部门、多种行业,后勤动员更加复杂。目前,后勤动员还不 完备,动员法规不健全,不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后勤动员的需要。 二、主要对策 按照对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后勤保障规律的初步认识,结合我军 战役后勤现状,我们认为主要对策有以下五条: 对策之一:创设战役后勤整体态势,形成连动机制 形成连动机制,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实施保障的战役后勤整体态势,综合 运筹和运用战役各层次、诸军兵种、前方和后方以及地方的保障力量,全局 筹划,形成合力,克服后勤技术和装备的 落差,弥补时间和空间的落 差,一处有求,四面援助,以连续不断、强劲有力的保障波次,克服各个 局部、各个方向、各个战场、各个环节后勤保障的遮断、梗阻或不足,快速、 准确、及时地保障部队各种作战行动的需要。 ;网状部署。依据战役布势,按照作战任务划分一线保障区、二线保 障区和纵深保障区,建立 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战区后勤立体 保障网体系。在这个立体保障网体系中,作为依托的 点,即战区的后勤 基地、兵站、特种补给点和地方供应站 (点)。其物资储备布局要符合调运 和安全的需要,品种配套,数量充分,能构成专向、多向的辐射网络。作为 骨干的 线,即各点之间相互联接并延伸至保障对象的后勤保障线, 要具有很强的弹性,能迅速续接,延伸或收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甚至 可超越建制界限。作为基础的 面,就是点、线呈动态联接的保 障区域。加上相应的垂直保障手段,就形成了前后贯通、左右关联、纵深梯 次、空地结合的立体保障网体系。该体系以基地兵站为主干,三军结合,军 地结合,这样就能变配置点的集中为作用点的集中,变三军分立的 单线 保障为三军合成的综合保障,变部队的独立保障为军民结合的整体保障。采 用这样的网状部署形式,不仅能适应全纵深保障和立体保障的需要,而且可 以适应战场及作战主次方向的变化。后勤力量呈网状有重点地分布在广阔的 战役地幅内,敌较难捕捉有价值的打击目标,而且触一处而动全 网,不 管敌人从哪个方向突击,无论哪个保障实体遭受损失破坏,都能立即反应, 就地、就近、就便组织保障。 ;超常编成。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战役后勤力量编成,不仅要与 担负的保障任务相适应,与整体保障要求相一致,而且要充分考虑作战进程 炔,单位时间内物资大量消耗,人员大量伤亡,保障强度剧增,时效性要求 高的因素,打破常规,实行 超常编成。加大保障力量。改变传统的后勤 力量预测、筹划方法,纠正在人员、装备上满打满算的做法,增加保障力量, 在全战战区甚至请求统帅部队全军范围内抽调力量予以加强。考虑到本上作 战、装备较差等诸多因素,战区作战初期的战勤比由13:1提高到5:1。即 后勤力量的战时编成在战区后勤我现行编制基础上增加11.5倍。此外,要 掌握强大的预备力量,由战区后勤现行力量的15%左右提高到30%左右,以 应付紧急保障任务和恢复本级、下级后勤保障能力。变革编组方法。除编组 通用保障集团、专用保障集团、地方支援保障集团外,特别应由三军后勤机 动保障力量和加强的军地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