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页 (第2/2页)
的盘山构想,从国内传到国外,并不需要多少时日。 英国的媒体人,面对这座即将修建在冰天雪地、海拔三千大山之中的桥梁,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这样的桥梁盘山而行、惊险无比。 他们以惯常的夸张情绪,尽情阐述了他们对这座乌雀山大桥的设计观点,并且本能的提出了众多问题。 建设环境有多恶劣? 能不能请到工人进山? 桥梁高速的养护成本有多高? 这些问题,远比单纯的设计造型更加吸引人去关注。 他们已经听说过太多中国的遥远传说,恨不得马上到达建筑师协会的交流现场,举起长镜短炮,拍下这些疑问的答案。 也许,英国的普通民众并不能很好懂得这样一座桥有多可怕。 但是,这篇报道十分贴心的出了最完美的本土化解释。 它说:“乌雀山的海拔超过三千米,比英国最高峰还要高出三倍!我们不得不怀疑,中国就算在这里建起了桥,也没有人敢从桥上通过!” 英国最高峰,成功变为了遥远乌雀山的参照物。 哪怕是不懂建筑的普通人,也能从他们身边的山峰,感受到乌雀山建桥的恐怖。 协会的工作人员读完这篇报道,都立刻升起了和它一样的想法—— 设计这座桥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中国真的有条件,有能力修成这座桥吗? 就算修成了……真的有人敢从桥上通过? 英国报纸的疑问,伴随着中国交流团的出行越演越烈。 并且在他们到达机场的时候,冲上巅峰。 各大媒体都在社交网站上,激动的发出明天交流会的时间,并且提前列出了中国交流团会涉及的代表作品。 一场交流会,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 无数根本不关心中国的人,也十分想知道什么是智能化的道路疏堵分流工程,什么是值得中国骄傲的地标。 哦,还有那座匪夷所思、便宜得让人怀疑质量的曲水湾大桥! 以及盘旋于三千米海拔高峰的炫技桥梁!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理事,加西亚先生,正皱眉凝视着希思罗机场的到达口。 那里人头攒动地走出了无数旅客,他只要看到黑发黑眼的队伍,都会提出迫切的问题。 “殷,那边是不是?” “不是。” “那边呢?他们聚在一起,感觉很像第一次来英国的样子。” 殷以乔视线跟着他动,却发现那只不过是一群高中模样的黑发学生,背着学生气浓重的书包,听着他们皮肤略带黝黑的长辈,讲述英国旅游注意事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