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页 (第2/2页)
夜里山风很大,沈正醇却后背汗意涔涔。
沈正醇不能不承认,戴笠确实不是个一般人,极善于利用人心理,一轮孙子兵法上的奇正之术交替运用,便令他这里是方寸大乱。
这怎一个心乱如麻,就能道出他此时心情。
自家外甥女会做出贪生怕死、变节投敌之事吗?
这点上,沈正醇可以断然排除这种可能性。丁雪娥的父母,皆死于日机轰炸,一个怀有国仇家恨的人,怎会忘了切肤之痛,于情不合,于理相悖!
那就是戴笠使的疑兵之计,借丁雪娥等三人审查一事,对他进行的一次试探。
若事情真这样,那么他就需要自我检讨了,最近有什么事,做得不够细致,露出了破绽,而引起戴笠的怀疑呢?回忆自身近日的言谈举止,并无任何令人怀疑的地方。就是日常的人际交往,他都是小心了又小心,不敢逾越雷池一步。他都如此安分守己了,戴笠应该不会怀疑他才是!
换个思路,这样想,会不会是因为方才命人出手教训丁雪娥,才导致了戴笠的猜忌,先入为主认定他与丁雪娥正在演一出苦rou计。进而戴笠会理所当然地得出结论,认为他这是在设法为丁雪娥开脱。而开脱的理由则是,舅父护外甥,天性使然。
若真是那样,一件本来很简单的事,倒给他弄复杂了!假他人之手教训丁雪娥,仅是为了教训而已,要说当中有什么私心,那是有的,但绝非戴笠所想那般罢了。
可是,这事不能解释,越描越黑的前车之鉴,不少了。
middot;8middot;
第八章 水到渠成
当着戴笠的面,把话说开了,是有好处的,审查丁、杨、金时沈正醇反而没了负担,戴笠要结果,给他一个就是了。
最先被审查的人是丁雪娥,这次见面,沈正醇也不避嫌,一个多余的人都没让在场。带着丁雪娥出了禁闭室,甚至还出了别墅。
临出别墅之前,沈正醇还命人给丁雪娥摘了脚镣手铐。别人不敢,说要请示戴先生。沈正醇一句话就顶了回来,出了事,我负责。好一个他负责,就冲这句话,别人较了真,还真打电话给戴笠,戴笠哈哈一笑,照准。
开镣放人咯!
别人搞审查,向来都是呆坐在审讯室里,与被审查人大眼瞪小眼耗时间。沈正醇审查丁雪娥的同时,并未忘记二人还有舅甥关系,他带着丁雪娥漫无目的地沿着缙云山迤逦而行,绕圈子,谈天说笑,这哪里是在审查,分明是在游山玩水。如此这般快活了三天,沈正醇翻脸不认人了,命人重新让丁雪娥镣铐加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