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页 (第2/2页)
绿色的嘎斯汽车在寒风中疾驰了两个半小时。 距离丰收农场最近的是高山牧场第九支队,眼下正逢汉族传统的春节假期,仍有不少当地的哈萨克族乡亲自愿留下辅助牧场工作。 哈萨克族自古被称为“马上的民族”,很多人从小就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习惯按季节转移牧场。大部分哈萨克族人精通放牧,长大后依旧从事熟悉的畜牧业。 第九支队的负责人正是哈萨克族青年米依孜和布尔兰拜,夫妇俩在通往牧场大门的山路口等待已久。 曲成圆曾经听过哈萨克族女孩性格爽朗,带着草原人的豪迈霸气,敢用鞭子追打男人。 他们还没下车,就先听到银铃般的笑声仿佛从山谷传来。 米依孜是个温柔的女人,约莫二十五六的年纪,一条黑粗的麻花辫从雪白的绒帽里延伸而出,落在肩膀上。 “欢迎同志们来到高山牧场第九支队。”米依孜的普通话讲得很标准,说话时笑眼弯弯。 她丈夫布尔兰拜的个子很高,跟柏宣差不多,身形更魁梧,却乖乖站在妻子旁,时不时补充一句:“欢迎你们。” 他的普通话带着浓厚的口音,笑容和妻子一致地灿烂。 “老王没来吗?原想给他好好展示一下我们第九支队的细毛羊呢。”米依孜抬头在人群里寻了一圈熟悉的身影。 王指导员在高山牧场初建时待过半年,这次的考察机会有限,他就让给了其他知青。 “王指导员没来,我是领队,我叫柏宣。”柏宣说完,又用维吾尔族语介绍了下自己。 米依孜和布尔兰拜闻言,脸色随即一亮。 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语法几乎一模一样,发音稍有区别,互相听得懂,交流上没有太大障碍。 米依孜仿佛见到了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上前挽着柏宣,打量了一番,用哈语说:“难怪觉得你很面熟,你的眼睛和柏恩长得一模一样。” 知青们就地分成三组,柏宣来高山牧场的目的是真考察真约会,并不完全徇私。 布尔兰拜带着柏宣和吴迪一行人去考察近期“知青界的顶流”——传闻中的细毛羊。 另外两组分别是米依孜带领的高山牛考察组,和牧场同事负责的哈萨克马考察组。 男知青们对给牛挤奶这事兴趣缺缺,纷纷倾向于去看英姿飒爽的民族马。 郭二妞小时候被牛角顶过,有童年阴影,极度怕牛。于是只有小齐队医和曲成圆选择跟着米依孜去看牛。 *** *** “其实今天来正好,上个月牧场里产了三只小牛犊,可爱得紧。”米依孜故意做出可惜的表情,小声道:“他们都不懂,不识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