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1/4页)
要是田婉儿不知情,那也就算了。可要是田婉儿知道姜菱已经定了镇上的亲事,还让他来上门提亲,岂不是故意让他出丑? 王大娘也很生气。姜菱居然定亲了?那她白花花的银子了?都变成别人家的了? 不行!既然姜菱的亲事没有往外说,这里面肯定还有变故。指不定,那镇上的人家看不上姜菱呢? 此般想着,王大娘眼珠转转,就有了新的主意:“小孩子家家的,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小心坏了你小姑的名声,错过了你小姑的好亲事。这样,我们今个先把彩礼给你小姑留下,等你小姑回来,你就跟你小姑说,我们王家定好日子就上门来迎娶她过门。” 王大娘这番话真的是着实有些厚脸皮,而且是强买强卖,根本不听姜大壮的拒绝,拽着王福山就往外走。 管他的!她彩礼已经送来姜家了,姜菱就是他们王家的儿媳妇。等她出门再故意绕着姜家村走上一圈,整个姜家村所有人可不就马上知道这门亲事了?到时候姜菱想要否认都不行,门儿都没有! 第40章 姜老太太已经很多年没有这般高兴了。之前她每次来镇上, 买什么东西都得小心翼翼的货比三家,生怕买贵了自家吃亏。有时候即便很清楚东西并不贵,她也不敢多买, 无外乎就是因着囊中羞涩, 家里没钱。 但是今日在姜菱明里暗里的带动下, 姜老太太真的是想买什么就有什么,实实在在大方了一回。 就连身边的姜大嫂,也从一开始的畏畏缩缩, 发展到最后敢主动提出自己想要买的东西, 着实/硬/气了不少。 姜菱不在意花银钱。既然赚了银钱, 可不就是用来花的?她本人暂时没有太大的需求,能够让姜老太太和姜大嫂高兴一回,反而是赚了。 “小姑, 真的要谢谢你给大妞他们买了这么多花布,可以做好几件新衣裳了呢!”回家的路上, 姜大嫂真心实意的感激道。 “都是一家人, 大嫂不必这般客气。”姜菱摇摇头, 回道。 “看来五丫头是真的赚了不少银钱啊……”二堂伯今日依旧收了姜菱的银钱,忍不住就感叹道。 “连二堂伯都知道了?”姜菱笑了笑, 没有遮掩, 大大方方的应道。 “知道, 知道。咱们整个姜家村, 只怕就没人不知道的。”见姜菱没有藏着掖着,二堂伯跟着笑了起来,“五丫头可真是聪明,早先怎么没想到拿梅花做香囊的。” 不是问话,而是单纯的感叹, 足可见二堂伯并非刻意打探,抑或酸言酸语的讽刺。 二堂伯态度好,姜菱也不会故意装腔作势,当即跟二堂伯闲聊了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谁让咱家的负担越来越重了呢?我三哥明年就要去考试了,家里又娶了三嫂过门。到时候三嫂、四嫂都给家里添了丁,都不能吃苦受罪,家里的粮食哪里够?光是想想就着急。” “还真是。这家家户户最喜庆的就是添丁,可添了丁就多了一张嘴,最发愁的就是粮食。”想起自家,二堂伯赞同的点点头,“不过五丫头确实厉害,能把梅花做成香囊。我听说田家花了不少心思,就是没能把梅花保存好,都蔫坏了。” “其实就是要心细,多上点心。我为了保证梅花不被火炕烫坏,可是认认真真守了好几个夜。”姜菱说到这里,话锋一转,“不过说来也是蹊跷,我放在屋里火炕上的梅花确实没有蔫坏。我自己也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姜菱说前两句话的时候,姜老太太真以为姜菱在传授经验,可把她急坏了。正要开口阻拦,就听到了姜菱后面补充的两句话。 顿了顿,姜老太太咧开嘴,笑的好不得意:“这有啥奇怪的?咱家菱儿命好呗,连梅花都喜欢咱家菱儿。” 姜老太太此话一出,姜菱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住。到底是怎样的好命能让梅花也喜欢?姜菱自己是不敢这样想的。 二堂伯也觉得颇为无语。姜菱的话没什么毛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