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集 (第2/4页)
饷情况如何?” 长官长叹一声道:“兄弟已半年没有发过关饷了。” 赵抃点点头,满脸动情地说:“赵某昨日才到濠州,还不清楚州府的钱粮状况,倘若州府有钱粮,第一要务就是补发大家的关饷。眼下需要众位风雨同舟,齐心合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总之一句话,有我知州的饭吃,就决不会让大伙儿挨饿。” 长官感动得“唰”一声立正,表忠心道:“赵知州,放心吧,一切听你指挥。” 赵抃上前拍了拍长官肩膀,重重地点着头。 8、府衙 日 赵抃正在处理州府事务时,专司钱粮的都监匆匆进来:“禀告赵大人,刚才我去查了,州府钱粮亏空。现转运使带来人马对孔潢的财务审查仍在进行中。” 赵抃点了点头,站起来踱了两步,道:“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他转身来问:“濠州常平仓的情况如何?” 专司钱粮的都监道:“回禀赵大人,濠州常平仓位于城内鼓楼西,有仓房十二座六十间。每座仓房可存谷麦三千石。” “走,我们看看去。”赵抃道。 “是,”专司钱粮的都监回应道。 两人便带人前往常平仓而去…… 9、常平仓 日 赵抃一行来到濠州的常平仓,专司钱粮的都监喊道:“知州大人到!” 常平官一听知州到来,忙殷勤地迎上去,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揖礼道:“拜见知州大人!” 赵抃点点头,便要常平官带着一行人检查察看…… 常平官带赵抃一行边看边介绍…… 赵抃问:“濠州共有多少常平仓?储粮如何?” “呃……”常平官唯唯诺诺地说道:“回知州,濠州就这一处常平仓。” “只有一处?”赵抃不由惊异道。 “确实如此,只有州府所在之地才有常平仓。”常平官回答道。 赵抃又问:“去年仓库里储粮如何?” 常平官很引以为傲地答道:“去年濠州风调雨顺,低价买进了一批粮食,十二个仓房都储满了,前几天孔知州动用了两仓粮食赈灾,目前还有十仓三万石。” 赵抃一听,心头踏实多了,情不自禁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10、田地 日 正是五月的天气,阴光柔和,草木欣然。 赵抃带着州府几位官员到下辖的钟离、定远、招义三县巡查。 赵抃一行在麦田旁的路上停下来。赵抃望着一望无际的麦苗长势旺盛,一株株翠绿壮实的麦苗随风轻轻摇摆,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赵抃憾叹道:“这次巡查了钟离、定远、招义三个县,看来麦苗的长势都非常良好,再过两三个月,不出问题,丰收已成定局。” “是啊,是啊,”官员们纷纷赞同。 赵抃举目眺望,发现不远处几个农夫正在忙着浇灌麦田,便走了过去问道:“老乡,这是浇的返青水吧?” “是啊,浇完这遍,麦熟前再上一遍水,保证今年大丰收。”老汉插好铁锹,坦然地答道。 赵抃又问道:“麦收八十三月各场雨(农历八月、十月、三月各下一场透地雨),何须浇这么多遍水?” “小麦播种前浇一遍水能拿住苗,封冻前浇一遍水能保麦苗安全过冬,开春浇一遍返青水,麦苗长势旺盛,拔节时浇一遍水,麦秆挺脱,吐穗时浇一遍灌浆水,小麦颗粒饱满。只要浇得及时,啥苗都会疯长。”老汉抽了一口烟,回道:“淮河水长流,吃穿不用愁,淮河水不淌,必定闹灾荒。” 赵抃关切地问:“如今青黄不接,家中还好吗?” “前几天州府常平仓开仓赈济,我到得早,买到了赈济的麦子,加点野菜凑凑,可是挨到新麦。后来,晚去的人就没我这般幸运了。听说,知州用马车将小麦运到粮店去卖高价了,老百姓的日子哪里还过得下去啊!” 赵抃点点头,便向老汉告辞,带着一行官员而去…… (旁白):“赵抃又去了几个村庄,得到情况大同小异。他终于弄清了孔潢不敢升堂理事,也不敢出巡劝农,惧怕士兵造反的缘由了。” 11、府衙 日 赵抃提笔向朝廷禀报,请求开仓赈灾…… 毛彦志走进来道:“赵大人,各知县及专司钱粮官员都已到齐。” “好,”赵抃将禀报朝廷奏折交毛彦志并吩咐道:“即刻送往朝廷。” “是!”毛彦志接过奏折急速而去…… 12、议事厅 日 赵抃坐落后,扫视了一下各县官员,便开门见山,道:“当前,青黄不接,不少百姓日子不好过。要求各县分户落实缺粮困难户的需求数量,分片错时拨粮。采用借一石,麦收后还一石二的办法。如此,既能平抑市场粮价,又可保证常平仓不会亏空。” 官员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13、常平仓门前 日 开仓赈灾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州。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