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3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30 (第1/1页)

    耶律隆德的北院枢密使之位就是报酬之一。

    辽国国事分为北院、南院。北院理契丹事,用契丹官员。南院理汉事,用汉族官员。

    南北两院各设有枢密使一职,北院枢密使为群臣之首,位犹在宰相之上。

    没错,枢密使一职是辽国照着宋国抄来的,然而官名虽然相同,具体的职权却大相径庭,辽国的枢密使的权力不止局限于军事,而是大体相当于唐朝的宰相。

    以此尊位赋予耶律隆德,可见辽圣宗对这个堂兄弟的信任。

    此时见耶律隆德未经通报就闯入自己的营帐,辽圣宗并未发怒,而是微笑着说:“胡都古,你为什么面色愁苦?”

    胡都古是耶律隆德的契丹名,辽圣宗以此称呼他,倍显亲厚。

    耶律隆德面色肃然,行了一礼之后说:“皇帝陛下,事情有些古怪。”

    辽圣宗让耶律隆德坐下说话,吩咐随侍的女奴为他斟上茶水:“哪里古怪?”

    耶律隆德将沏得nongnong的茶水一饮而尽。

    茶叶是辽国与宋朝贸易往来的大头,每年他们都要用大量的毛皮与牛羊与宋朝交换茶叶。

    就算如此,茶叶在辽国也是十分珍贵的一种资源,牧民们将茶叶与奶一起煮沸,再掺上烈酒,一锅这样的热茶,足以支撑过一整个寒风呼啸的漫漫长夜。

    平民只能得到极少的茶叶,每每要煮上六七遍、直到茶叶析出的茶水变得清澈又寡淡之后才将残渣抛弃。

    对于辽国的贵人们来说,最好的待客方式就是为客人煮上一壶浓郁得发棕的茶水,再将壶里的茶叶渣当面倒掉,以显示自己的富有与慷慨。

    而有一些吝啬之家,则会将煮过六七遍的茶叶渣储存起来,等到有客来访,就事先煮一壶浓茶,滤出茶叶,将备好的茶叶渣子倒进茶水里,在客人面前将“还能煮出浓茶的茶叶”抛弃掉,以炫耀自己并不曾拥有的豪爽与大方。

    辽圣宗的营帐里,有的是最好的茶叶,是这些年与宋国皇帝互赠礼物得到的茶叶,宋国的御用珍品,颇受汉人追捧,辽圣宗很喜欢这种清新隽永的滋味,曾经遣使者与宋国皇帝商议,可不可以将一部分岁币折换成这种茶叶。

    宋国皇帝答应了,于是第二年的岁币少了五万两白银,辽圣宗得到了一个巴掌大的青瓷罐子,涂着温润晶莹的釉,罐子里是六两散发着清香的茶叶。

    辽圣宗看着耶律隆德一饮而尽的茶杯,估算着大约多少茶叶能沏出这样一杯浓茶,这些茶叶又能折换多少白银,杯底残留的茶叶还能沏出几杯茶来——

    一阵rou疼之后,辽圣宗放弃了换算。

    耶律隆德声音低沉:“陛下,我们一路走来,没有见到一个宋国的平民。”

    辽圣宗温声道:“可能是他们畏惧契丹的神兵,躲藏起来了。”

    耶律隆德摇摇头:“往年南下的时候,宋人也会躲藏,只要想找,总能找出来。可是今年一个也没有。我们经过的那些农田,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完了,说明就在一两日前这里还有农人。可是我们到附近的村子里去,却只看见了空荡荡的房屋,别说人了,连一只鸡、一条狗都没有。”

    辽圣宗的面色也渐渐沉重起来:“这么多的人,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消失了,一定还藏在附近。”

    “最重要的是,他们刚刚收割的,那么多的粮食去哪里了。”耶律隆德面色沉重:“不止是一个村庄,我们路过的所有村庄都是如此。宋国人知道我们要来,于是都藏起来了。”

    辽圣宗沉思半晌,吩咐耶律隆德:“你去军中,寻找曾经数次南下的老兵,他们一定了解附近的村庄,说不定也能知道宋人藏在哪里。就算挖地三尺,也一定要把他们找出来。”

    宋人有大弩,能在城墙之上射杀敌军统帅。

    今日的瀛州城,未必比十几年前的更容易攻破。

    他们要做好和宋人长期对峙的准备,从辽国运粮草过来耗费太大,只能就食于敌。

    孙子兵法有言,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辽圣宗深以为然。

    所以他才会选择在秋收前后出兵。

    太早,庄稼没长成,宋人自己尚且青黄不接,哪有余粮给他们抢。

    太晚,宋人已经交完租税,自己家里也就不剩多少粮食了,就算抢来,也养不活大军。

    只有卡着秋收的这几天出兵,才有可能抢到足够多的军粮。

    考虑到自己这次带来的兵马众多,辽圣宗还特意延后了两天过境的日子,就是为了给宋人收割粮食的时间。

    他们不是不可以自己去地里收粮食,但是没这个必要,直接抢宋人收到粮仓里的不好吗。

    宋人收粮食可比他们有经验多了,一大片粮田,他们去收,大概只能收到三四石,宋人可以收到五六石。

    既然如此,何必浪费,他这次可是带了大军来啊,不够吃怎么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