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2节 (第1/3页)
站在不远处的来喜低着头,努力的和身边的竹子融为一体。 他知道的又太多了,这样不好,不好。 因为安郎的娘亲来了,故而便不用把安郎送回珍兽园,可以一直放在东明宫养着了。 阮瑶很享受揉国宝的快乐,小太子同样乐此不疲。 不过很快,两人就没有了这般轻松自在。 过完初二,皇帝处理完了祭祀与接待使臣之事后,便要带上人时常离宫,与民同乐。 只不过他并非是像之前的赵弘那样微服出宫,而是要大张旗鼓,带足仪仗,与皇子公主还有各位亲王一道参与进京城百姓的各种庆典之中。 阮瑶跟着赵弘,也见识了什么叫做皇家排场。 初五百姓迎财神,皇族中人要坐在高台上,远远相望。 初七百姓人胜节,宫里从太后到妃嫔都要剪窗花,连赵弘也应景的剪金箔做了朵小花给阮瑶戴。 等到了正月十五,京城里闹元宵,张灯结彩放花放炮好不热闹,皇家却要大半夜的坐在皇宫门楼上,远远地瞧着皇城盛景,点亮灯笼,让百姓一抬头就能看到他们,给众人一种“皇帝陪我过元宵”的错觉,借此表达与民同乐。 阮瑶是不太明白大齐这些规矩是哪里来的,思来想去,只觉得实质性的意义不算大,但是仪式感很重。 当然,现下这不叫仪式感,而是叫皇家脸面。 反正意思都差不多。 身为太子储君,赵弘自然要参与其中,阮瑶便每天换着法子给他保暖防寒,毕竟在城门楼子上坐好几个时辰真的不是寻常人能扛得住的。 大齐之前的皇帝能想出这种主意也是奇才。 等年节过后,到了正月二十,皇帝御宝开封,一切如常,朝堂诸事也跟着恢复。 因着太子殿下如今身子已无大碍,节庆时皆能出席,那么早朝自然也不能再避。 大殿下也觉得既然已经准备妥当,便不用再拖。 他自不必说,对朝政之事本就驾轻就熟。 至于小太子也在这段时间经过了充分的锤炼,单单在过年期间,大殿下让他学着看了好一阵折子,小太子成长极快,而他出门见的不是皇亲就是重臣,人脉熟悉后只要小太子端得住,站得稳,自然不怕露出什么马脚。 于是,太子殿下重返朝堂,让朝野上下最后一丝有关于太子病弱时日无多的流言不攻自破。 阮瑶作为东明宫中的管事女官,又是唯一能在赵弘身边近身伺候的,如此大事自然是要她来安排宫人们多做准备。 谁陪同太子去正殿,是徒步还是做轿辇,甚至于每天的三餐都要因此变动时间。 而在忙碌中,阮瑶渐渐发现,所谓上朝,与自己想象中的不大一样。 在她看来,皇帝早朝那是每天都要举办的,地点自然是要在正殿里,就像是电视上演的那般,皇帝坐于金銮宝座,底下臣工排成几列,按照品阶站的整整齐齐,山呼万岁后开始朝会。 可了解些后,阮瑶发觉大齐早朝与她所想的满不是一回事。 这般郑重其事的是有,但除非是发生天灾人祸,或者是战争绵延,不然寻常时候,这样的早朝每十日才会出现一次。 一般时候,每隔三日皇帝会召集在京的三品以上大臣在绥庆门内听政,一旁有学士取奏本,诵读上奏,皇帝与列位臣子商议后当场下旨,因着宰相、翰林院以及阁大学士皆在,故而有疑问便可当面商议奏对,省去许多繁文缛节。 这般处理政事确实要比在大殿上来的高效,但上朝下朝的时间常常没有定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