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_独立电影人_分节阅读_10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独立电影人_分节阅读_104 (第2/2页)

一对他说过“爱”也说过“心疼”的人,也不知道是因为疼,还是因为什么,两滴泪就顺着眼角滑下去,他叫:“莘野,我疼……”

    空荡荡的病房里面没有回答。

    谢兰生想,反正莘野也不知道,他怎么样都可以,于是双手揪着床单,望着天花板,一声儿又一声儿地唤:“莘野,我疼……”

    作者有话要说:

    张艺谋在1999年参加戛纳时曾被要求用《我的父亲母亲》代替《一个都不能少》,因为认为后者宣传政治,张艺谋跟戛纳掰了,一个片子都没有送,但是,也有些人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真的不大喜欢提zz,但90年代独立电影这又根本绕不过去,电影局的态度,电影节的态度,幸好后面就没啥了!

    第39章《圆满》(三)

    小腿的伤康复以后,1995年,谢兰生又拍了一部电影,而后照例在咖啡厅一场一场给顾客看,对于比赛兴趣不大,反而是他潇湘厂的老师李贤在威尼斯拿下一座“金狮奖”。

    也是在1995年,“电影导演”出路多了。1993年1月电影改革却并没有挽回颓势,当年观影人次下降了60%,电影票房再次下降了40%,16家国营的制片厂纷纷裁员、卖地卖房,同时,为与大片直接竞争各制片厂先后“合拍”,或与香港合拍,或与美国合拍,玩儿资本又玩儿不过,收款困难,举步维艰。于是,民营公司开始出现,自己筹资自己摄制,过制片厂的审核流程,卖制片厂的电影指标——民营公司想赌票房,国营大厂想求生存,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针对一些“民营资本”参与电影的现象,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关于改革故事影片设置管理办法》还有《故事影片指标管理办法》,规定,从1995年1月1号起,社会法人投资额达70%的可与具出品权的制片厂联合拍摄,官方认同“民营资本”了。这一年,“美国大片”联手“民营电影”,整体票房终于停止了持续数年的雪崩。

    制片以外,发行也改革了。以往各省发行公司统一安排统一上映,可7月时,根据去年348号通知,上海率先成立首家院线公司“东方院线”,由上影的发行公司与23家影院签约组成,成为上海市第二条发行渠道。各省发行不再是由指定公司垄断了,大制片厂可以合作任何一级发行机构,或影院。制片厂由“听从中影统一安排”到1993年后的“可与各省直接对接”到1995年后的“可与影院直接对接”,越来越自由了。

    对于有了民营公司谢兰生还挺高兴的。这说明,虽然厂标依然有限,可是众多民营公司为了可以拍好电影为了能够获取利润会给大家竞争机会。大制片厂就一两个招牌导演,不敢得罪,民营公司可不是,全国导演多了去了,再招就完了。

    不过,这与兰生无关。谢兰生被禁到2001年,他没办法当上导演,也没办法拿到厂标,只能继续自己干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