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节 (第3/3页)
七月里,怀王长子大婚,八月里,东宫世子大婚。 这两件喜事彻底冲淡了赵宴平的那一点风头。 秋天一到,腊月也不远了,赵宴平不敢再耽搁,白日忙完公务,晚上又开始琢磨编书。送卢太公的寿礼完全是情意,送淳庆帝的寿礼,而且还是淳庆帝点名要的,那就成了差事,无论故事的长度、复杂性还有文采,都得比送卢太公的更强才行。 这个真的很难为赵宴平。 阿娇也是闲着,提出帮赵宴平润色,她是没写过,可她学过诗词歌赋,也看过很多话本子,在为赵宴平丰满故事上帮了不少忙。 到了腊月,宫里为淳庆帝庆寿的时候,赵宴平硬着头皮将夫妻俩共同编写的话本子送了上去。 淳庆帝打开匣子,一看那话本子的厚度,就知道这次不可能当众念出来了。 看着垂眸站在对面的赵宴平,淳庆帝不禁怀疑,难道赵宴平是怕再次当众暴露自己文采不行,便故意将这次的故事写得特别长? 当天宫宴结束后,淳庆帝去御书房翻看赵宴平的书。 字还是赵宴平的字,比几年前有了点进步,故事…… 淳庆帝意外地发现,这次的话本虽然还是破案话本,却糅合了几段男女间的爱恨,死者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一共有五个男人仰慕她,其中一个就是凶手。 只想看破案的淳庆帝,不得不多看了几段风花雪月。 看完了,淳庆帝闭上眼睛打盹儿,实则是在推测凶手。 等自己有了答案,淳庆帝才把话本丢给高公公,让高公公猜。 高公公没猜出来,倒是被其中一个男子的深情打动了,咬定这个人绝不是凶手。 淳庆帝笑而不语。 赵宴平与阿娇合作编写的这个故事渐渐在京城里流传了开来,大家都好奇谁是凶手,还有女客们专门跑去阿娇的绣铺打听,带火了阿娇的生意。 卢太公去江南玩了一圈回来,一回府就收到了孙媳妇梅氏送他的一份手抄本。 看完一遍,卢太公眉头紧锁道:“这真是初锦他爹写的?” 梅氏笑道:“主要是赵大人写的,初锦她娘帮忙做了润色。” 卢太公都一把年纪了,竟被这话激出了一身鸡皮疙瘩。 徒弟干干巴巴的,有了媳妇人才有了几分灵气。 徒弟的故事干干巴巴的,被媳妇一润色,也变得像抹了蜂蜜的烙饼。 这两口子,竟恩爱到皇上面前去了! 第147章 腊月里,淳庆帝高高兴兴地过了他的六十岁大寿,次年春耕之后,淳庆帝突然宣布了一个消息,他要派兵攻打鞑靼。 淳庆帝一直都是个好武的皇帝,他三十岁登基,如今六十一岁了,几乎每隔十年就要与本朝北部的胡人大打一次。淳庆帝的第一次北伐攻占下了胡人西北部的七个部落,令其拱手称臣,第二次北伐降服了中部的五个部落,每年也都要向朝廷进贡战马牛羊。 这一次,淳庆帝要打的便是世代聚居在东北草原的鞑靼部落。 鞑靼一族十分好战,在本朝建立之初便三番两次的南下侵袭,给朝廷添了不少麻烦。后来草原其他部落崛起,本朝也渐渐兴盛,鞑靼才暂且示弱,龟缩在东北草原,但鞑靼一族只是不再生事,族人仍然骁勇好战,颇有养精蓄锐随时等待趁虚而入之势。 淳庆帝一直把鞑靼一族当成卧榻之侧的一个隐患,第二次北伐之后,他休养生息了十余年,如今国富民强、兵精粮足,正是一举降服鞑靼的好时机。 对于淳庆帝的这一决策,臣子们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最终反对的都被淳庆帝镇压了下去,很快,朝廷就集结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东北出发了。 阿娇的姑父薛敖也要出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