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79节 (第1/2页)
朱允熥在一旁不住的笑着附和。 等到朱元璋释放了欣喜的心情,精神愈发抖擞,目光如炬的扫过在场的人:“此乃我大明之祥瑞也!诸位也将于祥瑞同休也!” “陛下圣明,国有祥瑞,臣等之幸。” 在场太医院的人,亦是一阵附和。 朱元璋望了望开始加速,不断滴流出来的大蒜素,不由的砸吧了一下嘴巴。 他颇有些为难道:“若不是咱有所顾虑,这等好东西,当真是一刻也不能停下,早早的送到那些生病百姓手中啊!” 朱允熥眉头一挑,当即上前,躬身抱拳作揖道:“启禀爷爷,孙儿奏请朝廷建大蒜素制药厂,于应天城中制取此药,惠及京畿百姓,共享祥瑞,祛除病痛!” 朱允熥要建制药厂。 这是他刚刚起的念头,在见到老爷子亲眼目睹了大蒜素的制取后,所表现出来的欣喜,才有了的想法。 不论大蒜素固化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往后总是要将大蒜素推行开的,如今倒不如提前布局,也免得日后出现慌乱。 朱元璋闻言,则是默默收回笑声,看了看躬身在自己面前奏请建设制药厂的朱允熥,而后又默默的注视着一旁的大蒜素蒸馏器。 “在应天城中制作此药惠及百姓吗?”朱元璋念道了一声,随后一抖眼角,伸手拍在一旁的桌案上,沉声道:“咱准了,你如今观政,回头自去户部要钱,找工部和将作监的人选址督办此事。” 朱允熥见老爷子答应的这么快,亦是喜上眉头,开口道:“孙儿代京畿百姓,谢圣恩!” 朱元璋抖抖眉梢,挥着手悠然道:“咱是从中都一路走出来的,自是知晓百姓们的疾苦,如今在应天城中制造此物,咱也放心。且能惠及百姓,咱何乐而不为?” 山永年对于这个突然的意外之喜,当真是满心的欢喜。 当即带着太医院的人躬身行礼:“陛下圣明,广施仁政,惠及百姓,民心皆向!” 朱元璋亦是欣喜的紧,能为百姓多做些实在的事情,便不要人说是仁政,他都是愿意的。 而这时,朱允熥则是上前。 在朱元璋不解的目光中,他再次开口:“既然爷爷允了朝中建制药厂,还请爷爷赐下厂名。” “厂名?”朱元璋眉头一抖,看了看身边的太医们,轻笑道:“此举既是你提出的,不如你小子取一个厂名,爷爷回头替你写出来挂上。” 朱允熥这时候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想让这个厂名成为第一步,成为一个传统。 于是,他沉声开口:“建立制药厂,制取大蒜素,此乃爷爷仁政也,惠及百姓,昭显我大明天家恩德。孙儿以为,不如就将这制药厂取名为……” “皇家制药厂!” 第一百零四章 好圣孙 “皇家制药厂?” 朱元璋舒展着眉头,眉角跳动了几下。 他不曾想到,朱允熥竟然会说出这么个直白且……带着些庸俗的制药厂名字来。 但是。 为何自己又会觉得竟是如此的舒畅呢? “回爷爷,便是皇家制药厂!”朱允熥肯定的点着头,目光晃动。 有了皇家制药厂,回头便可以作为成例。 到时候,举目望向应天城,何处不是皇家之名! 便是弄出个皇家陆军,也不是不可能…… 方才还在沉吟思索着朱允熥提出来的,关于如何改进大蒜素制造工艺,好将其推行天下的太医院院使山永年。 见到皇孙提出了制药厂的名字。 躬身抱拳上前,他的脸上洋溢着浓郁的笑容:“陛下,皇孙所提皇家制药厂之名,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本就已经意动的朱元璋,这时候却是按下心思,脸上露出狐疑,斜眼瞧着山永年,哦了一声。 “山院使何出此言?此名又如何好了?” 山永年不卑不亢的解释道:“大蒜素乃是皇孙托大明列祖显灵所得,列祖泽被后人。又有陛下圣明仁政,才使京畿之地百姓沐浴圣恩,祛除病灾。 以皇家制药厂为名,可令百姓明了知晓我大明天家恩德仁政,可知我大明天子及宗室一心为民。此名必将与国同休,必将传承宣扬我大明天家宅心仁厚!” 朱元璋目光一沉,他这么多年来,竟然没有发现,这太医院老院使竟然也会说出这等漂亮话来。 而在山永年之后,周围的太医院太医、医师、学徒们,亦是纷纷挥舞衣袖,合手躬身作揖,嘴里高呼了起来。 “大明天家仁德,天下万民归心!” 感受着耳边无数人的歌功颂德,朱元璋不由的昂首挺胸,感受着周围人的歌颂山呼。 等到呼喊声息慢慢的小起来后,朱元璋这才颔首悠悠的看向带头拍马屁的山永年:“老院使当真不单单是医术高超啊!” 随后老爷子看向朱允熥,哼哼两声:“便是你小子运道好啊,那皇家制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