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页 (第2/2页)
其实也刚想提陆鸣说的这个点。我们仔细想一想,这是不是和伍建义的选择有点类似,就其实还是不愿意站在一个决定他人生死的角色的立场来看待问题,而是要置身于被决定者的立场来做出选择。其实这也是一种思考习惯,有些人就一直会先考虑‘我怎么看,我怎么想’。而另一些人就会先想‘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别人会怎么想我’。其实这两种思路不能区分孰优孰劣,这就是一种思维习惯,和你本人的个性,从小生长的环境,接触的文化有很大关系。只是一直从别人角度出发的人可能会更累一点,因为你替别人考虑了,别人未必会领情,也未必会同样替你考虑,这甚至涉及一个讨好型人格的讨论。我个人是觉得,有时候人可能回归自我,会更舒坦、惬意、放松一些。” 节目后来将这个问题上升到后果主义道德推断和绝对主义道德推断,这个时候,楼明德特地停下来cue了两位明星嘉宾。 在何尧城粉丝看来,这是一种刁难,节目组明知道何尧城高中没毕业就去当练习生了,还问他这个问题,就是成心想看他出丑,给同期的另一个嘉宾陆鸣抬轿。他们在节目播出后,还给陆鸣刷起了#娱乐圈皇太子陆鸣#的话题,意思是节目组故意捧一踩一,这做法十分恶心。 但客观来看,陆鸣和何尧城的对比是自然形成的,自带拉踩,不需要刻意设计。 何尧城在听完楼明德解释这两个名词后,回答道:“一个是从结果来判断,另一个我好像没太听懂。” 其实这回答也不算太糟糕,还挺坦诚的,而且他一直就有“文盲人设”,他粉丝还经常把他的一些无厘头的话当作萌点。 怪就怪陆鸣接下来没有给他留面子,直接说:“据我了解,功利主义就是由后果主义道德推断派生出来的,而绝对主义道德判断的代表是18世纪康德提出的道德律,是吗?” 文史哲常识除了自己博闻强记、不断积累之外,还有一条路就是多听、耳濡目染。 陆鸣小时候刚学会写十来个汉字,他外婆就给他念汉大赋了,唐诗宋词那是陆鸣5岁外婆让他背的东西了。 陆鸣的外婆是重庆南开中学的语文老师,退休以后除了写写书法、画画国画,就是带着外孙到处转悠了。 她当了一辈子老师,最喜欢在生活里创造一切机会教小外孙新知识。 陆鸣小时候很厌倦这种无处不在的教学,但后来他长大了,还是感谢外婆有意识地将他往学习的路上引,让他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可以在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时,保有自己心里的一片净土,不轻易为外力所左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