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教皇来访(二) (第3/3页)
看见通信公司的制服员工,他们是用的类似于信号屏蔽车一类的设备,一个一个区域轮流交替布置下去。 这几天之内手机就是不能打接电话短信了,倒也乐得清静。 于是,教皇大人所到之处只剩下人声鼎沸了。手机也只能用来拍照和录像了。 此外也没有见到什么高大上的设备了。倒是军警们开的车都是挺好的,以那k国j国的产品为多。 当天的直播,算得上是万人空巷的盛况了。听说pope大人先是去了台风灾区。 今天出奇的风大雨大啊。大人的专机抵达以后,稍停了片刻。 整理仪容,也是让地面翘首盼望的官员和信众平缓一下心情。 尔后,教皇大人就在万众期盼中,施施然走出舱门。 但很不凑巧地头顶撞了天花板一下。因为他看着数十万计的人来迎接,就礼貌地准备挥手致意,忽略了舱门其实不高的。 大家先是不由自主地轰然笑了一声,之后的心都跟着痛了一下。但此前有些紧张焦虑的气氛却是消失一空。 这令人不由得心想,大人是不是特意以此来化解大家的紧张情绪,拉近彼此心理上的距离呢。 教皇此行有一个重要的议程,就是在黎刹公园,确切的说是在里面的基尼诺大看台,作一场公开的露天弥撒。 据说是有六百万教徒之众,在公园的露天广场冒雨聆听教皇的教诲。 而前任教皇保罗二世二十年前访菲时的弥撒也只有五百万人参加。 许多人将这次弥撒视为一生中唯一亲眼目睹教皇的机会。 而在信徒的心里,更有着各种各样深层次的理由。 有的信徒认为见到教皇,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心灵上的快乐。 有的重症疾病患者则是寄希望于教皇,显示出神迹,帮助她们痊愈。 有的掺杂着复杂多样的诉求,希望教皇能听到菲国大众的声音,而不仅仅是是政客阶层和上流社会精英。 欢迎大人的仪仗队倒也是很有特色,出奇地令人印象深刻。 看上去像是本地唱诗班的男童,统一穿着斜条纹的制服,紧身裤和小靴子,头戴贝雷帽一样的礼帽。 叉手而立,只是目光闪闪里流露出对教皇大人的崇敬之情。 在前往弥撒现场前,大人先在附近的一所宗教大学发表讲话。 在面对一名年仅十二岁的孤儿提出的关于儿童被遗弃和陷入贫困的尖锐问题时,七十八岁的教皇大人不加掩饰的痛苦流涕,心痛表露无余。 教皇大人在弥撒时,也很有针对性地讲到了这个国家当前面临,或者说就是痼疾缠身的现实问题。 比如,在面对饥饿、贫穷、无家可归和饱受虐待儿童时,大人谆谆教导信众要如何的祈祷。 我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 不需要深入到那些特殊的区域内,也不用观看什么专题纪录片,或是社会学家的长篇大论。 漫步背街小巷,不经意的就会映入眼帘。 这个国度,最为显而易见的就是巨大的贫富悬殊了。 从市中心向外延伸出去,甚至不用乘车。步行着不长的时间,很快就能看见贫民窟的另一个世界。 即使身处马尼拉繁华的一极,天天就把自己圈禁在酒店里。心也会有被那另一极的悲惨情形刺痛的时刻。 但我却是矛盾的。一方面是深深同情这些弱势群体,常常有着恻隐之心。 直接面对他们的时候,真的怜悯之心是会油然而生的。 但另一方面,仿佛是不想面对他们一般。 宁愿就是躲在自己的天地里,视而不见就可以心安理得。 我不是假仁假义,也不是惺惺作态的伪君子。但这心肠就是这样的纠结。 我会认为,帮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当着他们的面时,没有什么理由拒绝。 而背地里,我不觉得这样的帮助能够有什么实质意义。就是心理上的安慰性质,大于解决问题的预期罢了。 所以,我种种杯水车薪的勉强努力,真的就不如大人这样的帮助寓意深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