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夜会尚武杜天齐,同查天安结盟友 (第3/4页)
十来万人,设有四堂:内堂、武堂、戒律堂、人和堂,由他的四个弟子慧悟、慧化、慧天、慧宝担任堂主主内,另选四位俗家副堂主主外,而杜天齐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位分别是冯季时、毕云空和舒狂,个个都是武功上乘的高手,且四人都是三十出头不到四十的年纪,都在当打之年。 其教主智真和尚原本出身少林,他自幼就长在少林,幼时因目睹天竺高僧和当时方丈的惊世一战而痴迷武学,进而习武成痴,练就一身少林神功,虽说在江湖上寂寂无名,但其实,那时的他便已是武林中少有的高手了,后因按捺不住好奇心而偷练易筋经,违反了寺规,被逐出少林。离开时,还带了四个愿意跟着他的小和尚,也是他的四个弟子,此后,智真和尚开始云游四方,十年间,他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会过的高人不计其数。虽然离开少林时,智真和尚只练了半部易筋经,但十年的精进沉淀,竟让他结合这半部易筋经以及自己的一身硬功,开创出属于自己的“金刚化佛功”成就金刚不坏之体,不仅刀枪不入且能移经换xue,神妙无比。可神功大成后,智真和尚却心生茫然,之前醉心武学,一心追求至高武学,如今功成却突然不知为何习武,也不知习武为何?智真和尚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潜心参悟。 云游十年,智真和尚既看到了世俗,感受到了世间冷暖、世态炎凉,也见识了江湖险恶、恃强凌弱、弱rou强食。他人虽然离开了少林,但却佛心未失,持戒始终,因此他感叹佛祖之善念,菩萨之慈悲。他觉得,拜佛念经以求顿悟,读书明理以开智,道门讲无欲无求、淡泊无为以求道,而习武之人亦可以武求道,习武既可强身健体、明悟开智、自卫防身,又可济弱扶困、惩恶扬善、除魔卫道。在想清楚这些后,他决心以其一颗佛心度化世人,以一身武学济世助人,他将自己对武学的理解浓缩成“崇尚武学,以武求道!”八个字,带着四个小和道尚到处宣扬自己的想法,渐渐的跟随者越来越多,最后创立了“尚武教” 智真和尚不仅宣扬教义,还倡导教众人人习武,要求教众要济弱扶困、惩恶扬善,要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团结一心,切不可为非作歹、恃强凌弱、自相残害。由于教义深得人心,加之智真和尚的不懈努力,尚武教一天天壮大,尤其在智真和尚以一己之力降服赫赫有名的二魔和亦正亦邪的三鬼,令他们心甘情愿在教中接受教化后,更是声名鹊起、从者如云。鼎鼎大名的“魔武侯”侯圣天,同样因人生迷茫不知所谓,最后被智真和尚一颗佛心所感,主动来投。二十年来,尚武教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继天安教之后又一大教派。 龙武兴静静的听着杜天齐介绍尚武教的过往,同时也感受到了对方在讲述时表露出的那种由衷的自豪,而这不禁深深感染到了他,于是他默默的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将游龙一脉发扬光大呢?”待杜天齐介绍完,龙武兴是由衷的佩服,并表示:若是有机会一定要拜见智真高僧,请教一二。 “何用等机会?机会就在眼前啊!”杜天齐一笑道。 “杜前辈,此话何意?”龙武兴问道。 “智真老佛爷离开少林时已是不惑之年,创教又较晚,如今已过古稀之年了,因为年事已高,所以他老正在谋划选取接班人,经慎重考虑,老佛爷决定公开选拔接班人,老佛爷的条件有三:一、人品佳,认可我教教义,并愿意带领教众宣扬教义;二、武功基础好,悟性高;三、年纪在二十岁上下为宜。凡满足条件者皆可一试,我观小友人品一流,武功不错,年龄也相当,一切条件尽皆符合,不知龙小友可愿意参加选拔?杜某可以为你举荐。”杜天齐道。 “原来是这样,多谢杜前辈美意,不瞒您说,晚辈此次是奉师命闯荡江湖,准备别开天地,自创一家,所以晚辈恐怕无法另投他门,还望前辈见谅!”龙武兴道。 “哦!竟有此事,真没想到小友竟有凌云之志,当真佩服!只是可惜了,若是小友能学得老佛爷一身神通,对你无异于如虎添翼,你真的不考虑一下?”杜天齐不无可惜道。 “前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