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节 (第2/3页)
限量供应。 以外带为主,堂食为辅,生意好时,经常一个上午,所有的糕点和卤味便会一售而空。 堂食则主要供应粤式蒸点和各种不同的汤粥,当然也可以外带。 每天固定供应两种蒸点,一汤一粥,第二天便会花样翻新,并且一周之内不会重复,这样的营销噱头顿时吸引了不少食客反复光临。 两种蒸点都是头天晚上便提前备好的,放在蒸笼里,第二天在后厨现蒸即可。 汤和粥则是宋清月头天晚上把食材和调料配比好,第二天早晨秦瑶直接用两个大锅,一个炖汤,一个熬粥,有需要便盛上一碗,极为简单。 开店初期,由于不知食客是多是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每种蒸点每天就只准备了50笼,合计100笼,卖完为止。 准备工作骤然增多,仅靠宋清月和秦瑶两人是肯定忙不过来的,所以陈曦就提议,找一个会做面点的零工每天晚上过来帮忙。 比如蒸点,食材的配比和调味,都是由宋清月亲自进行,但制作上便可以假他人之手,计件算钱。 每做出两笼蒸点,得一分钱,那么一个晚上做出100笼,便是五毛钱。 这样,一个人每天仅凭晚上打打零工,一个月都能多出15元的收入。 累是累了点儿,但为了钱,何乐而不为,所以找到这样的一个人并不算难。 糕点和卤味的制作,也大可采用类似的找零工的方式,这样宋清月便可以省出大量的时间专心学业。 陈曦虽说什么活儿都不干,但却是小店的智囊,她随便提出的方案都能解决不少难题。 又比如,这每天看店,如果仅靠秦瑶一人,既要在门口招呼路人,有要在店内忙活食客,又是外带又是堂食,定然分身乏术。 雇人来干活儿,如今肯定是不现实了。 要说晚上找个零工来帮帮忙倒也没什么,但真要是雇两个人,全天在店里忙活,政策初期,还是太打眼了。 于是,陈曦就打上了秦父秦母的主意。 让秦母在后厨帮着蒸一蒸东西,招呼招呼食客,让秦父坐在吧台里面收收钱,以二老还不到60岁的年纪,胜任这些工作还是不难的。 正好,给秦父秦母找点儿事做,他们也就不会每天犯愁女儿的婚事了,对此,秦瑶当然是拍着手,大呼赞同。 由于秦父秦母的加入,“港粤食屋”的股份分成有了新的调整,宋清月和秦瑶还是各占三成不变,陈曦则分了一成股份给秦父秦母,她自己的股份由原来的四成也变为三成。 对此,秦父秦母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他们觉得帮自己女儿和儿媳妇的忙,怎么能分钱。 但陈曦却跟他们说,有了钱,一来可以自己留着,想买点儿什么就买点儿什么,这叫做经济自由,二来可以给闺女多添些嫁妆,三来还可以攒着给大孙子娶媳妇啊! 自己手里多存些钱,总归没什么坏处。 二老一听,是这么个理儿,也就不再拒绝。 然而自从秦父秦母热情如火的投入新工作之后,家里的孩子便没人带了。 陈曦和秦萧商议,决定直接把安安送去托儿所,反正安安现在已经十个月大了,也到了可以放心送托儿所的年纪。 在陈曦刻意引导下,宋清月也决定把小思然一起送去托儿所,京城的托费固然不便宜,但宋清月现在手里又不缺这个钱,自然不会像前世一般窘迫,每天背着儿子上下学。 为了方便每天接送儿子,陈曦和宋清月还一人买了辆自行车,至此,秦萧便无需每天接送妻子了。 并且自打小店开业以来,秦瑶忙得脚打后脑勺,根本没有时间帮忙接送宁宁,所以,秦萧自然而然便接手了接送宁宁的工作。 生活又渐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