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魏晋_第13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节 (第2/3页)

化朽为奇,利于万世,岂是炼丹不老可比?再说了,他说不老药,炼出来了么?”

    王悦无言以对,只能叹息一声,看着面前的小蛋糕,再看看那价格,有些rou痛地在书袋里掏出两个银币,递给店主。

    那是幽州新发的新币,有着非常漂亮的图案,非常坚硬,用牙咬也只很浅的印子,一个能当一百个铁钱,一经发出,立刻得到众人欢迎,据说很多南方的货主专门收这个银币,送去南方,很快就成为了那边最硬通的货币,远超在北方的价格。

    年轻的店主是个少年,他挽着衣袖,露出强健的手臂,正把蒸熟的高筋面粉拿出来,看到客人递钱,于是放下笼屉,熟练地用筷子夹起银币,在嘴边猛吹了下,银币立刻发出清亮的响声。

    确定了真假,店主然后找给他十二个铁钱。

    王悦拿起小块蛋糕,分了司马邺一半,两个少年各吃了一口,纷纷露出满足的神情,表示下次还要再来。

    那种甜,太幸福了。

    店主感觉很自豪,于是又送了他们两块曲奇。

    “你什么时候回去?”司马邺嘴边都是奶油,“你是王家嫡子,呆久了,我那亲戚会不悦地。”

    他亲戚,当然就是晋帝。

    王悦看着手上的蛋糕,满足地又吃了一口,肯定地道:“不回去!且等我在北方站稳脚跟,就把父母兄弟都迎来。”

    他是王氏嫡子,自然懂得家族派自己来的用意,至于陛下的心情——王家还真不用看他心情行事。

    第154章 润物无声

    魏瑾公审在北方治下三州引起了轩然大波,改革的阻力减少很多,但面其它地方,在意的这点的人就不多了。

    她更为震惊世人的,依然是平定青州的行为——要知道,冀州、并州都以她为首,加上青州,就是四州之地,算是如今地盘最大的土豪,若是加上草原诸部,她的势力范围已经接近当年的曹cao。

    而这时,离她的崛起,还不到八年,石勒、刘聪,还有东晋的王氏兄弟,以及各地乡豪,都开始了认真思考了一件事情——若天下真为此女所治,他们将何去何从?

    公元313年4月,江南,吴兴郡,钱塘县。

    做为南方最大的商队,吴兴沈氏依靠南北贸易,已经一跃成为江南的高阶世家,沈氏的产业遍布整个扬州,养活了无数南下的流民,也有效地缓解了部分矛盾,成为东晋税收最大的财源。

    钱塘县在这几年,也是人丁兴旺,几乎成为要与建邺比肩的大城市。

    因为这里是北方货船靠岸的港口,南方的大量粮食、茶叶,也是从这里上船,运入北方。

    更不要提这里有着当今天下最大的船坞,和最优秀的工匠。

    清晨,钱塘港已经热闹起来,卖早点的铺子边挤满了人,大量牛车等着上货下货,喧哗繁盛,他们是进货的商人,虽然船上大部分北方货物都是王家有的,可这些水手通常都会私下夹带一些好货,供他们捡漏。

    船队商主也知道水至清无鱼,都默许这些事情,也隐性地推动了南方的航海业发展,很多被北方士族圈占土地的贫民,都入了水手的行当,毕竟只要能带点些糖果细瓷,就能在南方赚到平时种地一年都没有收入。

    到如今,想去北方的船,都得找门路。

    辰时,一艘大船顺着运河,缓缓进入钱塘港的一处私家泊位。

    一群民夫背着竹挑,排着队,等着码头管事分货。

    随后,一桶桶散发着异味的油便被挑下船来。

    “今年的桐油全在这里了。”吴兴沈家的管事四十来岁,长得很是文雅,“你看看。”

    南方的造船大佬秦凤正看着大船运来的一桶桶桐油,估算着今年能依靠这些桐油做多少船。

    “老爷的意思是,今年最好能多造两艘船,这也是大将军的意思……”沈管家在秦凤身边亦步亦趋,看他伸手沾了一点桐油,在指尖轻轻碾,感受着品质,不由得放低了声音。

    “船这东西要按定单来,不可能插队的,”秦凤不悦地道,“这桐油防水要一层层地刷,你不是不知道,一层干了才能刷下一层,否则江河近海看不出什么问题,走得远一点,那就得沉海!”

    这是古代造船最大的猫腻,木材的应力、水份、还有嵌合,都是马虎不得东西,当然,就算有问题,其它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