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2/3页)
得妥帖些,免得出了力还被记恨。 不过她很懂得拿捏和问题少年相处的方法,没刻意表露讨好之意,大多数时候只把他当小纨绔们一样对待。 给人卖好也是要讲究技巧的,一味地倒贴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想要那“从龙之功”,不就是为了能让自己能活得更自在些,能让身边的人都过上好日子吗?要是得委屈自己卑躬屈膝、曲意讨好许多年,才能换那么一点“功劳”,谁爱干谁干去! 盛景意和穆钧边聊着邱家的事边回了谢宅,等两人进了门,才被告知谢谨行叫他们去主屋那边一趟。 盛景意与穆钧对视一眼,都有些讶异。 盛景意问来门口候着他们的小厮:“哥哥找我们有什么事?” 小厮许是得了嘱咐,如实答道:“西岩先生来了。”他看了盛景意一眼,又补充道,“西岩先生是公子给姑娘请的老师,今天中午到的,公子陪他聊了一下午。” 盛景意这几天领着穆钧到处下馆子搞时常调研,倒是差点把自己和穆钧交的那份作业给忘了。 听到小厮说来的是“西岩先生”,盛景意愣了一下。 这人还挺有名的,前段时间筹备文会,盛景意把士林这些名人了解了一圈。 目前来说,士林之中声望高的名人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喜欢搞书院开宗立派的,比如韩端他老师以及湖山书院那位黄山长,他们的特点是门生故吏满天下,在朝在野影响力都很大。 一类则是恬然自得地过着隐居生活,没事就出去游历,路见不平马上给人出谋划策,而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当然,这些事迹还是会被人广为传扬,以至于他们平日里虽然住在山窝窝里头,家门前仍然车马不断,逢年过节有人送酒送rou,反正就是他人不在江湖,江湖里却到处都是他们的传说! 他们的特点是:别找我当官,谁都别找我当官。当官是不可能当官的,我就是死在这山里头,也不会去给朝廷做牛做马! 西岩先生就是后一种人。 在有些传言之中,西岩先生已经一百岁了,看起来却还像个三十岁的白面书生,年轻时他曾掐指一算,帮助太太上皇迁都临京,说这个位置可以让朝廷续命至少两百年;在另一些传言之中,西岩先生学问了得,他帮助过的人大多官至宰相,他来去无踪,鲜少在哪里停留,但看人的眼光十分毒辣,若能得他一句夸,以后绝对能飞黄腾达!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传言,西岩先生都是张很厉害且很难掉落的ssr卡,拥有之后能大杀四方的那种。 盛景意又和穆钧对视了一眼。 穆钧显然也听说过西岩先生,眸中掠过一丝异色,没想到谢谨行能为他们请来这样的老师。 “我们走快点吧。”盛景意催促道。 穆钧点头。 两个人加快了脚步。 另一边,谢谨行与传说中的那位西岩先生聊了一下午,话题也没聊完。 西岩先生不像传言中那样“永远三十岁”,却也没有老到一百多岁那种年纪,他看起来很符合所有人对隐士的预期,身着一身宽大的道袍,须发皆染了霜白,一双眼睛却清明无比,不见半分浑浊。 谢谨行找上他时,他是很欣赏这个年轻人的,不过并不觉得他们之间有师徒缘分。 谢谨行太聪明也太有主意,等闲人已经教不了他,他这位声名远播的西岩隐士也不行。 等谢谨行说不是自己想要拜师,西岩先生才收下他递过来的两份策论。 所谓的策论,就是针对某个主题讲述自己的观点和对策,是朝廷科举的必备科目之一。 谢谨行没说明学生的身份,只请西岩先生先看看两份文稿,若是觉得能入眼,便留下来教教这两个学生。 要是再早个几年,西岩先生是绝不会松口的,可他现在年纪渐渐大了,虽然身体还算健朗,却也知晓老之将至,谁都抵挡不了。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怕老怕死也是人人都会有的想法,西岩先生也不能免俗。 过去他不想收学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还年轻,还可以潇洒地云游四方,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