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节 (第2/3页)
周二嫂这是好事没做成,反倒惹上一身臊。 婉玉听这些人越说越不像话,赶紧进去,扶周二嫂起来,“二伯母,您别哭了。宗宝丢了不赖您。我爹也是急了,才口不择言,您千万别跟他计较。” 周三郎还要说什么,婉玉却狠狠瞪了他一眼,进屋给他收拾东西,让他还住自己那破房子。 外人见没有热闹可看,也就散开了。 周三郎也顾不上打量他这房子,而是问,“你去县衙,有你弟弟消息了吗?” 婉玉摇头,将捕头原话告诉了他。 周三郎再次沉默。 婉玉跟周三郎道,“爹,要不然你跟我一块去边城吧。下半辈子,我会好好照顾您的。” 周三郎不肯,他要等着他的宗宝回来。 婉玉无可奈何,只能将省下来的俸禄大半都给了周三郎,独自回了边城。 到了边城后,婉玉往京城捎了一封信。 信中写明自己在边城逮到一伙被卖到敌军的奴隶,其中一人正是她父亲。 江舒涵看到信,久久未说话。原来周三郎被骂到大荣,怪不得他前世没回来呢。 她没有告诉另外三个女儿这件事。路途遥远,让她们回家看望亲爹,路上要是出了事,可不得了。就这么着吧。左右这几个孩子对亲爹的印象也不深。 没过多久,婉玉正在边城郊外练兵。 谢子忠派个士兵给她送东西,一个包裹和一封信,包袱是从京城来的,那封信是从兴元府来的。 婉玉示意副手继续练兵,她拿着布巾擦汗,到旁边空地打开包裹。 从京城到这边城有两三千里地。江舒涵给她寄来了自己制的咸菜,还有秘制调料包,里衣和伤药等等。 里面还有一封信,她母亲写的,讲了下家里的事,重点写婉怡已经定了人家,对方也是勋贵出身,家中排行最小,不爱科举,只爱吟诗作画。与婉怡也能说到一块去。 婉怡极喜爱诗词,为此母亲为她搜罗不少名家画作,她每次出门除了去鲜香阁就是去书画铺。 她与未婚夫也是在书画铺认识的,两人探讨书画,结为知己。 皇后举办宴会,让这些公子哥和小姐们作诗,女方这边以婉怡作的最好,男方自然是他。 两家长辈见两个孩子投缘,由皇后撮合定了亲。 至于最小的meimei婉月已经十二岁了,正是好学的年纪,听说她非常喜爱算学,已经能跟她娘一块理账,而且无一错处,倒是比她们四个jiejie都有出息。小小年纪就学会赚钱了。 随身信里,还附着一张一百两银票。 婉玉笑了,她娘这是生怕她在边城受委屈呢。 可她娘不知道,她其实不爱走动,边城这边再好看的衣服,经过风沙吹也不成样子。再说了她是来当兵的,还是穿劲装比较方便。 打开另一封信,婉玉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宗宝还是没找到。她爹已经不抱希望,又娶了一个。当俘虏那些年,周三郎身子垮了,再也生不了孩子。他娶的这个寡妇带着三个儿子。 最小的儿子才三岁,不记事,还可以养熟,后娘答应给小儿子改姓周。 周三郎寄信是为了跟她要钱。 婉玉不知道该以何种心情面对这封信,她走的时候,就跟他说了,她大半身家都给他了,这些钱都是她这些年当捕头攒的。 五十两银子,盖房子花掉三十两,娶媳妇花掉十两,剩下十两连五个月都没撑到吗? 婉玉将信揣回怀里,招个士兵过来,“上面拖欠的军饷到现在还没发吗?” 士兵摇头,“没有。我听监军说今年又有灾情,户部拨不出银子。上面只送来了粮食。军饷还得再等等。”他忍不住抱怨,“都五个月了。以前也没那么久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