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节 (第2/3页)
不可能了。 但若是秦王李玄度上位,不说别的,以他和王妃从前的关系,想来李玄度也不会不给他几分面子。 果然是头老狐狸,只怕早就已经有了此念,这才在李承煜一走便就托病不出。 不过这样也好,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有他一道,也更方便行事。 端王点了点头,站了起来:“太傅之言,亦是本王所想!韩将军前线告急,恐怕京都不保,亟盼秦王解难!” 第134章 次日, 京都三品以上的朝廷官员以及宗室勋贵共数十人,包括姚侯在内,齐齐收到来自端王的消息, 道他那里有关乎朝廷安危的重要之事亟待与众商议, 请众人过府一叙。 端王份位极高, 但平日很少参与朝事,如今这种危机时刻, 他突然出面公开聚议, 且还如此放话。众人虽心存疑虑, 但也纷纷赶去,聚在王府议事堂中, 等待端王之时, 相互谈论时局和前方战事, 无不忧心忡忡。 姚侯最后一个到的,被王府管事请入上座。他坐下后, 便闭目静坐。众人见他如此, 想起昨日传出的皇后有喜的消息,又见郭太傅没来,慢慢安静了下来。 端王很快露面。开门见山, 说他收到了来自韩荣昌的急报,今上不幸,落入沈旸之手。叛军如今兵马之数不下二十万,声势逼人, 前方战事极是吃紧,韩荣昌独力恐怕无法长久抵挡, 京都局势危如累卵。 群臣无不震惊,有人流泪泣拜, 有人呆若木鸡,也有人痛骂沈旸不得好死。 姚侯神色阴沉,依旧一语不发。 一阵乱哄哄过后,端王又道:“韩将军给本王来信之目的,乃是盼望宗室在此国难之际出面,速将秦王迎入靖关,救难平叛!”说完,将韩荣昌的手书传递示众。 众人争相传阅,看完了,虽心中恐惧不安,恨不能立刻就将秦王请来,但却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起先谁也不肯开口表态。 须知,皇帝在御驾亲征之前,是将朝廷之事交待给郭朗和姚侯二人的。今日郭朗虽没来,但姚侯在。 这么大的事,没有姚侯点头,他们怎敢先开口?纷纷望向姚侯。 端王也开口问姚侯,该当如何,秦王请还是不请。 姚侯心中矛盾不已。 他没有想到,李承煜凶多吉少的消息,竟这么快就传到了京都。 一旦将秦王李玄度请入关中,待平叛之后,对姚家来说,便是后患无穷。 但若不将他请来,韩荣昌万一真的守不住,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他心里再清楚不过。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为今之计,只能先行让步。 幸好,昨夜与郭朗的见面,令他感到稍稍安心了些。 虽说如今李承煜弑父杀君的流言传得已是天下人尽皆知,但那都是东都叛军一面之词,又无真凭实据,做不得数。只要皇后将来能“生”出龙子,道义宗法,便就在自己这边。日后极力笼络郭朗,只要他能和自己站一起,也不是没有一搏的可能。 他终于抬眼,咬着后牙槽说端王位高,是宗室之首,此事由他定夺便是。 端王点头道:“关于此事,本王亦特意问询过郭太傅。太傅虽抱病今日缺席,但意思与姚侯无二。既如此,本王便就做主,即刻修书,请秦王速速入关平叛救难!” 众人齐声赞同,事情便就定下。 端王当场以宗室之名手书一信,请姚侯与其余人,于信上逐一签名,捺上手印,最后装封,打上火漆,派人经驿站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出去。 这信在路上日以继夜,不过走了四五日,便就送至河西,投到李玄度的手上。 这一日,恰是他长子满月的日子。 河西战事方歇,疮痍未平,关内更是战乱不断。爱子的满月之礼,他也未大办,只设了一席家宴,将姜毅杨洪等人请来小聚罢了。 菩珠这日亲自抱着爱子出来见客。她明眸皓齿,生子非但不损她的美貌,反而令她看起来比从前愈发风致嫣然。至于襁褓中的乳儿,更是玉雪可爱,谁见了,都忍不住想要抱上一抱。 堂中正欢声笑语之时,那信送到了。 李玄度看完,当时并无异色,与人笑谈如常,待家宴过后,方将姜毅请到密室,叫菩珠也同来,将信展给他二人看。 菩珠看完信和信末那一长溜的联名,心中便有一种感觉。 只要李玄度这一回平下叛乱,那个位子,或许便就属于他了。 这一刻,她原本应当很是激动。毕竟,这一辈子,从她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