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183】4000+ (第2/3页)
仍有差距。刚来a市时,生活非常艰苦。” 曾尛看着三阳食品厂厂区的墙上,张贴着的当时员工参与厂房建设的老照片,脑子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之前在cao作间里,一个老工人说的话。 “当时,a市只有一部公交车,上班高峰期人多,我们根本挤不上车。每天一大早,我和丈夫或走路或骑车,越过一片泥泞的泥巴路,来到工地里。” 往后,大半年时间里,100多名老员工,挑土、搬砖、推板车、砌墙,一同参与厂房建设。 曾尛惊讶的看着他们:“这么说,这五层楼是全体职工的心血?” “是啊,因为只有早一点将厂房建造起来,我们才能早一点有一个像样的工作环境,当然,干活期间工资照发的。” 于是,在凝聚了百名工人的劳动与汗水后,1960年底,食品厂糖果车间、饼干车间、咖啡茶车间三座厂房相继拔地而起。 “那时,没有竣工仪式、更没有开工典礼,我们围绕厂房门前席地而坐,喝着自己生产的第一批咸汽水,不断碰瓶干杯,用最简单的方式,庆祝工厂落成。” 这是金师傅的话,曾尛听了忍不住感叹,只怕也就只有这个年代的工人,有这样的生死与共的情怀了。 “当然,欢乐的庆功总是短暂的,在欢笑过后,我们食品厂的工人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 “当时,工厂搬迁到a市时,并没有专门设置搬运工的工种。这项任务自然就落到员工头上。由于食品的原料多且重,我们男同志分担的则更多。” 在金师傅的印象里,工厂的原料仓库设在厂房三楼。 每周,都有源源不断的原料送来工厂,其中,较轻的面粉40斤一包,最重的是白糖202.5斤一包。 “搬!”只要这一声令下,大家就开工了。 女工一次至少也要搬1包至2包面粉,我们男工则需扛一包白糖或是4包面粉。 厂房建成、原料备足、员工到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股东风吹的便是饼干自动化这股机械风。 “厂房建成后,我们第一个需要投产的车间就是饼干车间。然而,当时我们还需要一套饼干自动化设备。” 在金师傅的记忆里,1960年以前,a市生产饼干的企业都是一些小作坊,饼干制作工艺简单,没有发酵、没有添加麦芽糖,吃起来就像青瓦片一样嚼不烂、咬不碎,更别提味道了。 12岁就已进厂工作的金师傅,1960年已任食品厂饼干车间主任,是的,除了各个车间的车间主任外,还有一个总车间主任,曾尛先前进来的时候,见的就是总车间主任,由他将她分派给了饼干车间的车间主任金师傅,由金师傅亲自带她,也算是起点比较高的临时工人了。 “你是不知道,当时为了这套机器,我们全厂付出了多少努力。” “上至厂长,下至工人,都攒足了劲儿,厂长还有总车间主任,他们亲自到魔都食品机器厂商谈交换饼干设备事宜。” “交换?怎么是交换呢?难道不应该是买吗?”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咱们a市的森林资源丰富,松木更是稀缺珍贵。人家看中咱们松木的价值,魔都食品机器厂,就给咱们开出了一个条件:一手交松木,一手换机器。” 曾尛咂舌,“这样也行?” “那可不是?后来咱们全厂上下齐心协力准备松木、捆扎、运送的工作,几经周折后,一套崭新的饼干自动化机器终于出现在咱们工人面前,喏,就是你看到的这一套。” “这是搅拌机,这是成型机,这是烘炉机……这么一套流水线的生产机器,不知道为工人节省了多少劳动力。” “有了这套设备后,咱们工人们只需把原材料倒进搅拌机中,再将搅拌后的原材料放入成型设备,待成型后码放在烘盘里,进入炉子烘烤即可,看,是不是又省时又省力?” 曾尛点头,还真是,这个年代的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