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页 (第2/2页)
自示范了编草席的工序。 接着为了揭示传统工艺的“后继无人”跟宣传这项传统工艺,手工委就顺便让宋玉延去跟老人学习。 老人跟她聊天,知道她从小就接触传统工艺,觉得她是可造之材,然后就手把手地教她,还给她说了很多加花纹的技巧。 后来宋玉延就没什么机会编草席了,不过她倒是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回来读,所以见自己还没忘记老人教的技法后,她才庆幸自己没辜负老人的一番教导。 剩下还有些蒲草和蒲绒,她也不想浪费,干脆编了枕套,再将蒲绒填进去,一个枕头就成了。 这个枕头她就不打算卖了,毕竟她自己还没有枕头呢! …… 四张草席编好后,正巧赶上三月二十三的赶集日,宋玉延叮嘱了两个小萝卜头看家后,就抱着草席出门了。 虽然有人来收购,但是价格往往偏低,她还是自己外出寻找商机吧! 乡集、草市都是农户跟小商贩拿自家的农产品或者手工品出来摆卖的,没有城管赶人,也没有收保护费的。 宋玉延按照记忆,找了个好位置,将自己睡的破旧席子铺着,然后将自己编织的草席摊开来。 若在以前,她定然不会吆喝和叫卖,不过自从做过托卖的兼职后,她也会吆喝两句了。 在这儿卖草席的人不少,不过因为量少,基本上是那些收草席的大户以统一的价格收购的。当他看见宋玉延的草席时,也是以十八文一张的价格收的。 十八文钱是普遍的价格,不过那都是不太好的席子,好一点的席子倒是能升到二十文一张。而且他们卖给外商时,价格一般会升到近三十文。 之所以这么贵也是因为他们要交税,十税二,也就是每笔收益要交百分之二十的税,扣完税后,收购商赚的也只有五六文一张。 不过宋玉延不肯卖这么低的价钱,对方仔细一看她的草席,觉得不管是用料还是编织手艺,那都是上佳的,这么好的席子用来卖给外商也可惜了。 一番讨价还价,宋玉延咬紧了二十二文不松口,而他们的动静吸引了许多看热闹的人前来。 大家一看宋玉延的席子——哟,还挺不错的,是古林那边的作坊编出来的吧? 众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有些过来捣乱的,各种出价,但就是不买。 宋玉延见那收购商有些犹豫,于是摊开有花纹的那张草席,说:“您要是买了前三张,这一张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您。” 看见那栩栩如生的花纹,众人眼前一亮,确定宋玉延是在作坊那边做过的人,不然她怎么可能琢磨出这么巧妙的技法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