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38、分家 (第3/5页)
难道就不悲凉?“我以后常来陪您说话。”
老太太这时候似乎又还清醒着,握着她的手,摇头:“你们忙。我不打紧的。我年纪大了,常常又忘事,你陪过我说过什么,我也未必记得。”
各玲眼眶一热,连忙低下头,不敢抬起来。
晚上二爷回来得早,看着没甚不高兴。回来便回屋去了。大奶奶与他错身而过,谁也没理会谁。大爷回来已经是半夜了,分不分家没闹出个结果,大爷皱眉“他要再闹,恐怕要请族里的人来。”
大奶奶也愁得很。
大爷知道她去铺子的事,便问“是有什么事?”
大奶奶想着这种女人间的事,跟他说不着,只道:“只是去瞧瞧。”提了一句“苏丫头这样不成样子。我得要叫她回来。”大爷也赞同“可不就是。”苏世黎在那里,总归是叫他心里没底,虽然帐上的事他已经交待了好几次大掌柜不得叫外人插手,可总是觉得不安稳。
苏世黎过了三四日才回来。
一进门风尘仆仆,身上的衣裳不知道多久不换,脸也黑了,头发像男人似的扎了个发髻在头顶上,戴着冠子。乍然一看,还以为是个少爷。钱妈看到她,转身就往上头跑。
各玲原在屋里的,听到外头的晌动出来,便看到有个人背光从大门进来。一开始竟认不出来,等她走到光线下头才认出来。她外貌变了,步态也变了,又大,又急,又稳当,走路带风。
上楼来见到各玲,还兴冲冲地从包里掏个小纸包给她“我在海城看到的。”眼睛炯炯有神“海城好多外邦人。”一肚子的见闻,有些迫不及待地要与人分享。
各玲还没来得及跟她说,她便风一样跑上楼去,把东西交给麻姑,嘱咐了几句,又风一样地跑下楼了,大门口有个伙计还在等她。
等钱妈把大奶奶叫下来,她早到铺子里头去了。
大奶奶大概一想,也不晓得她今天又回不回来,生怕她又跑了,说什么今天也要把她带回来。立刻叫上各玲,往铺子里去。
这回苏世黎到是被抓了个正着。
各玲为苏世黎担心,却不想钱妈却是一个人回来的。
大奶奶生气:“这是怎么了?人呢?”
钱妈气愤道:“说铺上的事丢不开,晚上方才回家。让大奶奶但有什么话,等她晚上回来再说。”
大奶奶腾地站起来,她本也不是当面锣鼓的性子,便是被气成了这样,好歹忍下没当场便发作:“她可真不得了。我们米家,尽还请了这么尊大佛到家里来了。”
边蔓从楼上下来,不可置信:“她竟这样不识礼数!母亲可不能由着她。外头的人怕要以为我们米家的女子都是她那般呢,我与各玲出去怎么见人!”
钱妈也说“大奶奶要由着她,她还岂还有半点规矩呢。虽然上门是客,可大奶奶是亲伯娘,看着侄女儿不成体统,教训几句才是应当。不然外头要怎么说大奶奶。”
大奶奶想想,起身便去换出门的衣裳。边蔓看着温温柔柔手脚却麻利得很,立刻帮大奶奶带簪子。各玲在一边冷冷看着,却晓得她是迫不及待要看苏世黎被教训。以前在心中再亲不过的‘大jiejie’,如今看得明白了,也不过如此。以前自己傻,她用着可真是趁手得很。想到那些往事,各玲一时即恼怒,又羞耻,面上只默默地。
大奶奶还怕麻姑报信,问钱妈“那个哑巴娘子却在哪里去了?”
钱妈说:“怕在楼上服侍着老太太呢。”三楼到底与一楼隔得远,不知道楼下的动静。
大奶奶放心,打扮好,便带着钱妈、边蔓、各玲出去。
各玲想着自己怎么也要告诉苏世黎做点准备,走到门口便皱眉“日光这么大,我却懒得出去。”转头要走,大奶奶却不许。
大奶奶以为各玲没了母亲,父亲又在外头有了亲亲热热的老婆儿子,她即自己留在了米家,以后她的婚事还不只有自己这个做伯娘的来做主?可她却这样不识相,不晓得好好地顺从自己,到现在也不肯把她母亲留的东西拿出来交付给自己保管,所以有心要杀猴敬鸡,叫她识点好歹,怎么肯让她避过去,只说“把伞打了还能晒着什么,你老在家里坐着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