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节 (第5/5页)
帽子,往会议大厅赶去。 谋略处跟军务部同在原湖北资议局大楼处办公,因此虽然他一路慢慢思考却是走得缓慢,不过等到吴兆麟感到会场的时候,却也没用去几分钟的时间。孙武、居正、谭人凤、黎元洪、汤化龙和蔡济民等都已落座。 一阵寒暄之后,孙武站起来拍了拍手掌,将大家伙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临时请各位到来,还请不要见怪。闲话少说,不知道各位对新成立的鄂中分军政府有什么看法,请大家畅所欲言!” 他面上伤势未好,因此有些地方还裹着绷带,也难怪前几日居正炮轰此人的时候会用出‘见不得人’这个字眼。 吴兆麟翻开手边一份文件,上面分明写着:“集我国民之力,共诛窃我华夏神器之鞑子。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强国之路,唯在共和!共和之途,唯有革命!今我革命党人举事反清,非为一族之私怨,实为一国之强盛!……满清无道,祸国殃民,尸位素餐之辈高居庙堂,忧国忧民之士偏处江湖,乾坤颠倒,人神共愤!吊民伐罪便在此时!唯愿天下齐心,戮力以赴,推翻满清!四民平等,创建共和!……某李汉于此宣布,鄂中革命军分政府正式成立。” “这不是鄂中军政府成立时的通电吗?” 吴兆麟心中一紧,将它拿在手中只看了一眼就放下了,来之前他已经见过一份了。只是,心中微微泛起一丝不安,难道军政府打算对鄂中出手了吗?如果真是如此,他绝对是一场灾难! 鄂中分军政府如今实力如何他尚不清楚,但是其领袖李汉之手段,他已多番见识了,至今城中市民还在传颂,言到那革命第一功臣——第一标正是遭了某些小人中伤,才不得不出走武昌。 这小道消息若说背后没有推手,吴兆麟是打死不相信的,不仅他,就连与李汉从未见过面得孙武也是如此认为。 他虽未与李汉碰过面,不过对于他之手段却是从共进会的一群人口中知道了不少,早前共进会试图上位时还曾因为这小道消息遭遇军民抵制,最终才通过了他的意见,推了更有威望的黎元洪登上了军政府大都督的宝座。 因此对于李汉跟他的第一标,孙武早就想要对付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机会罢了!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100章 如何处置 其余锦衣卫正要将顾君恩捉拿时,一名锦衣卫突然喊道:“慢。” 喊慢的锦衣卫仔细看了顾君恩的脸,心中一愣,心道此人怎么来了,这名锦衣卫曾在安庆见过顾君恩,故认了出来,他不敢怠慢,连忙道:“此人与指挥使大人有旧,你们先等着,我马上去禀报。” 听到此人当真与指挥使大人有旧时,围着顾君恩等人的锦衣卫都吓了一跳,哪还敢等在这里,顿作鸟兽散,只有先前两名锦衣卫苦着脸向顾君恩陪罪。 冯可宗看到顾君恩时也吃了一惊,连忙把他们请进内堂,挥手让众人退下去之后,冯可宗忍不住埋怨道:“顾先生,你也太大胆了,若是出了什么事,恐怕谁也不能救你。” 顾君恩苦笑道:“冯大人,我也不得不如此,我有急事要求见大明皇帝。” “什么急事?” “清人已派使者到陕西,提出以河南之地换取大顺联合伐明。” “什么?”饶是冯可宗一向泰山崩于眼前不改色,也不由在吃了一惊,正在喝茶的手一抖,差点将茶杯打翻在地,满人与流寇合流,一直是大明最担心之事,眼下大明的强军都集中在徐州一线,如果数十万流寇从湖广而下,想想就会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冯可宗脸色马上沉了下来:“既然如此,那顾先生还来什么,莫非嫌自己死的不够快么?” “冯大人不要误会,闯王拒绝了鞑子的提议。” “哦。”冯可宗的脸色才好转起来:“那顾先生过来之意是什么?” 顾君恩迟疑了一下,眼下此事无疑带有要胁性质,不知道大明的君臣会怎么想,不过,这事早晚都要说出来:“是这样,闯王虽然拒绝了鞑子的提议,不过,河南势在必得,闯王决定起军攻取,只是军粮不足,还望朝廷能够增加粮食供应,听说鞑子攻占山东,现在又在进攻徐州,若是闯王进攻河南,也可以减轻一下朝廷的压力。” “原来如此,顾先生暂且等待,本官要先向皇上禀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