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捣乱天下_第一百九十二章 离间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 离间计 (第3/4页)

侯、边章等头目,自此平分西凉成为两大匪首,与朝廷征战不休。直到董卓身亡,李傕当政,与关东诸将敌对,为了稳固后方,封韩遂为镇西将军,马腾为征西将军,他二人私盐变官盐,才算有了体面身份。

    程闵听其述说身世经历,也不禁扼腕叹息——十个谋反之人倒有八个其情可悯,谁又是天生恶人?

    今日韩遂彻底打开话匣子,有些事连阎行都不清楚,在一旁听得出神。韩遂说着话漫指远处诸将:“太尉大人请看那旁驻马的列位将军,他们人人都有段辛酸往事,非是我等不忠不孝,乃是朝廷逼人,世道逼人,不反作何?先帝昏庸无道用人不明,派到我凉州的都是些什么昏官?昔日有个孟佗孟伯郎,贿赂宦官张让,用一斛葡萄酒换得凉州刺史之位。他之后又有个左昌,残暴不仁草菅人命。左昌罢免又来了宋枭,此人一介白面书生,竟要以《孝经》退敌,笑煞天下人!再有便是梁鹄梁孟皇……”提到梁鹄,韩遂一脸不齿,讥笑道,“这老儿有家学渊源,凭一笔书法便被授以高官,整日舞文弄墨逢迎权贵,家父举孝廉之时他正是选部尚书,庸懒无能专务钻营之术。”

    两人抚掌大笑,倒真似一对多年未见的老友。但笑罢多时又霎时相对无语——彼此真的不是一路人!程闵出身寒门(后世也不过是个rou丝而已),穿越之后此生虽久经波折,本末舛逆有违本志,但不论究竟为谁打天下,他终归是以戡平四海为己任。韩遂出于边庭之郡,虽也读孔孟之书,却阴错阳差成了一方匪首,其实并无纵横四海之志,只想保存地盘,到老留个整脸,给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一个交待。一个要平定天下,一个要割据称雄,他俩虽未谈及划地议和之事,但注定这场议和难有什么结果。他二人顷刻间无语,一阵凛冽的西北风袭来,都不禁扭头避风——又见天已转阴夕阳将近,恰似他二人也将步入迟暮之年。人生这条路真是奇妙,往往一步不同,后来的路便差之千里,他们各自的晚节又是什么呢?

    伫立良久,还是程闵先回过神来,沉吟道:“来日不可待,往事不可追。过去之事无可更改,你我各自珍重吧……”

    “虽是两下为敌,也请太尉大人保重。”韩遂也很气。

    “天气寒冷,咱这年岁都经不起折腾,我看就谈到这里吧。”

    “好。”韩遂随口答应,方要拨马突然醒悟——不对啊!这半天一句有用的都没谈!忙道:“太尉大人慢行一步。”

    “哦?”程闵听他呼唤转过头来,“莫非文遂兄又想起什么陈年往事?天色不早,咱们改日再聊吧。”

    还陈年往事呢,正经事都耽误了!韩遂挽留道:“太尉大人,你我为何而来?议和退兵之事尚未谈妥。”

    “哎呀!”曹cao连拍脑门,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你我阔别多年相谈融洽,不知不觉就忘却了,都成老糊涂啦!这样吧,今天太晚了,议和之事我先应下,具体收兵事宜咱们改日再谈。韩将军,就冲咱们是朋友,本官绝对信得过你,怎么划分地界都好商量,改日再见!”说罢带着许褚打马而去。

    韩遂哭笑不得,也只好拨马回阵,今日虽未能详议息兵之事,但忆起这么多往事,说了这么多知心话,也算不虚此行吧。阎行自谋叛之日就满心反对,是迫于无奈才相随举事,见韩遂与程闵相谈甚欢,既感无奈又有喜悦。若促成韩遂归顺朝廷,父母得脱于难,也未尝不是好结果。

    关中诸将立马阵前,在寒风中等了一个多时辰,手脚都冻僵了,心中却如火燎般着急,一见韩遂转来,都迫不及待迎了上去:“老将军,这半日都与程闵谈些什么?”“割分地界之事可曾谈妥?”“程闵所言是否有诈?”“这仗还打不打?”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韩遂却沉浸在方才的感慨中,连头也不抬,只摆了摆手:“无所言也。”

    众将面面相觑——什么都没说?一个时辰什么都没说,谁信啊!

    马超挤到近前质问:“两军阵前焉能不言军务?”

    韩遂苦笑道:“程闵不言,吾何独言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