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节 (第2/3页)
要去扬州走马上任了。” 有大臣不带恶意的反对道:“罗家毕竟有罪在身,臣并不是不相信罗朗的忠诚和才华,但让他再去罗家之地,是否不太妥当?” 刘荨道:“这才是对他的考验。” 大臣瞬间明了。 皇帝陛下这是用这个敏感的位置来考验罗朗,看“放虎归山”之后,这老虎会如何做。 他是想重新拉起罗家的势力,还是一心一意为皇帝陛下做事。 若是前者,皇帝陛下也好早做打算。 不过这虽然存着考验之心,也证明着皇帝陛下心胸宽广。扬州富裕,土地广阔,若让一个有异心之人去担任州牧,对皇帝陛下的政权伤害是十分巨大的。皇帝陛下既然让罗朗去扬州,是真的信任他。 大臣们心里又是感慨敬佩皇帝陛下的胸怀,又是担心,一时间小声讨论起来,都有些拿不住注意。 刘荨道:“许和也会和罗朗同去,再选些信任的武将,即使他心有不甘,也无事。” 大臣们这才同意。 不看忠诚,只说利益,许和肯定是向着皇帝陛下,罗朗即使对他有推举之恩,也不值得他投靠。有许和辅佐,若罗朗无异心,他们两配合一定十分默契;若罗朗有异心,以许和才智,也能稳定局面。 再加上只忠于皇帝陛下的武将,兵权在手,罗朗也翻不出花样。 刘荨继续补充:“而且罗逡将回来,在朝中任职。” 大臣们这下彻底没意见了。 以罗逡目前立下功劳,高升入朝是理所当然。而罗逡在朝中,对于罗朗而言,也是一种牵制。 父子两不全部外放为封疆大吏,也是朝中自古以来的习惯,他们也不会觉得皇帝陛下的所作所为不妥。 刘荨本来没想到这件事,还是司俊提醒了他。 虽然刘荨信任罗家父子,但父子两人都为啊封疆大吏,的确会惹人微词。 何况朝中需要人才总揽大局,罗逡年龄和资历都足够,现在又有在雍州的几次大胜,功劳也已经足够。罗逡理应入朝为官,总揽一部。 以罗逡在雍州表现,兵部尚书的位置还是很合适的。 兵部尚书并不掌握兵权,而是武官任命选派、军械兵籍、地图车马等事,勉强算得上专门为军队设立的后勤管理部门。罗逡熟悉军队制度,和将领处得不错,自己又有文官习气,和文官也很融洽,很适合作为军队和文官集团的缓冲剂。 他若在兵部,定会一心一意为军队着想,省下刘荨许多事。 于是刘荨才给罗逡下了密旨,让他渐渐移交权力,当罗朗中进士的报喜来的时候,就跟随报喜官一同入京。 罗逡在得知儿子要担任扬州牧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离开现在的岗位。 谁都知道,父子两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担任封疆大吏。比起让儿子仕途坎坷,罗逡已经习惯为儿子牺牲了。 比起自己的野心和抱负,他更希望自己宠着的终于脱离家族桎梏的孩子能追求自己的理想。 不过没想到刘荨是真的想重用他,告诉他回来就有实权大官做。虽然没有说是什么实权大官,以皇帝陛下这圣旨中的语气,罗逡就知道,一定是个大惊喜。 罗逡美滋滋的对自家妻子说:“夫人,我就说,跟着这个皇帝,靠谱!” 方夫人微笑点头。没错,靠谱! 吴孚父子两傻眼了。你们倒是靠谱了,好搭档走了,接下来的人会不会不靠谱啊? 罗逡道:“雍州位置关键,陛下定不会草率行事。” 刘荨的确没打算草率行事,他底下还有大把的人呢。不过吴孚父子两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