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第1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1节 (第1/2页)

    “那他们都有各自的新身份了?”

    “正是如此。”虞鹤笑道说:“我给他们许诺了种种好处,但凡做了一样,就实打实的给出来,别说良田了,弄几千匹牛羊给他们放牧着玩儿都无所谓。”

    “倒是相当敢花朕的钱啊,”虞璁用指节敲了敲他的脑袋瓜:“怎么感觉你学精了?”

    “嘿,可不敢这么说。”虞鹤也没有躲他,笑眯眯道:“陛下一高兴,臣心里就舒坦了。”

    第69章

    其实没有规划意识, 确实是古代人的通病。

    现代人真正突出的地方,不一定是编程、工程、医学等等方面的先进。

    而是规划、整理和创新意识。

    当然这和古代的实际生产力是脱不开关系的——毕竟修个书都得兴师动众, 现在的教授带着几个学生都能编出一本教材出来。

    无论是唐宋元明清, 对实用技术的整理一直是被动的, 而且民间多于宫廷,不过就算宫廷有短期高频的梳理更新, 也不一定推送的到全国。

    再比如说,对大型工程的规划和成本控制。

    虞璁在这方面, 有足够清晰的认知,也正是因此,才执意建立最低薪资线,并且要求工匠们也能十天一休沐。

    所谓的成本, 不是把那些百姓当牲畜一样疯狂压价, 恨不得让他们跟奴隶一样日夜不休的劳作。

    隐形成本之高昂,可以参考隋炀帝修运河。

    不是运河不能修,而是隋炀帝让他自己成为利益最大化的主体, 而让百姓们去承担所有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直接把整个国家都玩完了。

    之所以自己接手了朱厚熜的中兴改革, 不断调整制度和官僚机构的同时,还兴建所谓的知声堂、皇家医科大学、皇家会议厅, 就是因为他需要带动人均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温爷爷当年在北川中学写过四个字,叫‘多难兴邦’。

    这句话出自《左传》, 但其实有经济意义的。

    皇帝换了便装,带着随从们去巡视已经完成一半的大学,在被规划好路径的庭院里缓缓散步。

    陆炳暂时离开了军营,陪伴着他安静的往前走。

    “从前,我问杨首辅,什么是还富于民。”

    虞璁看着远处正坐在一起擦汗休憩的工匠,不知不觉地扬起了笑容:“直接把国库里的那么多银子散出去,一点意义都没有。”

    人们只会把它匆匆花掉,然后陷入新的等待和无助中。

    与其如此,不如把这些资金拿去扩大就业,从京城这个心脏开始,进一步的辐射各地。

    等京城的秩序稳定,战事进入更加有利的状态之后,大型的国家工程也应该展开了。

    皇上低头采了一株小白花,旁边陪着的赵尚书想了半天,还是开口道:“陛下,微臣有一个不情之请。”

    虞璁低头看着那朵小白花,眼皮都没抬:“缺钱啦?”

    赵璜一懵,心想皇上是越发厉害了,只硬着头皮点了点头,却忘记自己站在了他的身后,人家压根看不到。

    虞璁想了想道:“今天过来散步,也是想问问你这件事。”

    他清晰地记得,明朝的铸造工艺,在当时其实是领先于世界的。

    ——而且还是在无人关心,野草般随意成长的情况下。

    赵璜又想了想,开口道:“那个,微臣和部下从显微镜中,观测出了许多的东西,已经都交给太医院继续研究了。”

    “现在还是主力于火炮和战车的开发中。”

    嗯,确实是现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在全面更新和发展,商业自然会被带动,毕竟人均收入和温饱情况都已经有明显提升了。

    自己的小本本上也记着,要充分利用煤炭,并且提升铸造的工艺。

    在中国古代,真正优秀的刀剑,都是铸造出来,而不是像舌尖上的中国敲锅那样一下下敲出来的。

    铸造工艺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加轻便、威力强大的火炮,也可以改善刀剑质量——如果后期工艺成熟的话,甚至可以把蒸汽机的原型零件都做出来。

    可是重点就在于,铸造不仅仅是有好的图纸,或者来几个牛逼的工匠,就可以轻松搞定的事情。

    “赵尚书,你们工部现在,不要急着去做新的东西。”

    皇帝把那朵花递给了一旁的陆炳,深呼吸道:“朕需要你们……总结和研究一些东西。”

    虞鹤站在他的身侧,已经准备好了纸笔,准备帮忙记录。

    赵璜略有些意外的看了眼书记员虞鹤,嗯了一声,久违的再次洗耳恭听。

    从材料、温度、工序到燃料混杂比例,铸造这件事情,就和化学一样有无数的组合成果,正因如此,得到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去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决定性因素,才能得的到这个结果。

    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人们众说纷纭。

    有的鼓吹明代科技如何天秀地秀陈独秀,有的则抬出日本和欧洲的种种成果,并且拿现代的情况来‘打脸’。

    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中国和日本的实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