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节 (第2/3页)
莫茹也笑道:“是啊,你们总也不回来,我就先吃了,给小五哥留着呢,足够你俩吃的。” 她趁着他们不注意就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儿。 邱云进屋先看周七七,见炕上睡着个白白嫩嫩的小丫头,睫毛很抢眼又密又长,小手小脚rou嘟嘟的,看得人心里软软的,忍不住想捏捏戳戳她。 外面吵吵嚷嚷闹腾腾的,她居然睡得四平八稳丝毫不受打扰,真是个奇特的孩子! 他不由自主地就放轻了动作,面带微笑,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放在炕上。 一块崭新的帕子包着几张布票和rou票,“这是傅臻给小丫头准备的礼物。原本说买俩猪蹄也没买到,就把几张rou票和布票送给她啦,你们有机会去供销社买也一样。” 莫茹忙推辞,“俺们乡下不用这个票,你们在城里没有票不行,还是拿回去吧。你看我们家里养着鸡,天天有鸡蛋吃。” 邱云道:“傅臻给的,你们别推辞了,她不在跟前你们逼我也没用,我要是拿回去,不够她跟她jiejie俩念叨我不会做人的,饶了我吧。” 莫茹就只能收下。 邱云又问小丫头叫什么名字等等。 莫茹心下一动,“邱经理,我们只有小名叫七七,没起大名呢,不如你给起一个?” 这时候小名都是家里长辈起,为了好养活,而大名都是请有文化的先生起,也为了叫着好听。 虽然她和周明愈自己就有文化,不过入乡随俗,她觉得请关系好的人给孩子起名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周明愈自然也同意,因为他俩私下里嘀咕起名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因为第一个没经验,还是俩人想法太多,诗词歌赋都想了,结果还是没定好。 不是起不出来,是起的太多了,总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定不下来哪个。 所以不如索性让别人起一个。 邱云也没推辞,问了一些周七七的信息,笑道:“这么现成的名字真是孩子天生带来的,根本不用咱们cao心起名字,小名七七,大名就叫周夕啊。” 七月初七生的,七夕节,又是晚上十点左右亥时生人,那就以夕命名,非常贴切。 莫茹和周明愈对视了一眼,对啊,这么现成的名字,他俩可真够折腾的。 什么“周莫言、周清如、……”开玩笑的时候周星驰都出来了,哈哈。 莫茹点了点周七七,“小七,邱伯伯给你起名字叫周夕,你喜不喜欢啊。” 周七七睡得头发湿漉漉一身汗,根本没有要睁眼配合的意思。 周明愈招呼邱云吃饭,为了招待邱云,莫茹把存在空间里的白面馍馍拿了两个出来,还有一碟子猪油拌菜。 吃了饭天已经黑漆漆的,周明愈拎着马灯领着邱云去造纸厂看看。 …… 路上周明愈已经把造纸厂的大体情况跟他介绍一下,末了笑道:“邱经理你可别笑话俺们,就是一个简陋的草棚子一个锅炉。这两天都忙秋收呢就三四个人在那里忙活。” 邱云道:“我笑话什么,我佩服得很呢,要干这个可是需要勇气和毅力,不是心血来潮摆弄一下就成的。” “还是你们给我们的机会,要是你们不给购货协议,那我们也申请不来办厂许可。”周明愈记着人家的好呢,说起来也是缘分,让他和莫茹碰上了傅臻和邱云着俩好人,人家乐意帮忙。 那么多生产队,怎么就单单他们办成了?要知道乡下生产队搞副业,一般都是做做豆腐、榨油、做面条之类的副食品,搞工业生产的很少,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允许,生怕耽误农业生产。 邱云道:“行了,咱们也别夸来谢去,总之你们好好干,我呢保证你们的货能销出去。” 目前厂里是周玉忠、周诚信领着俩年轻人在忙活。 四个人正刷纸呢,生了一堆柴火既能烘纸也能照亮,用自制的黍子苗刷子一张张的刷在墙上晾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