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天无痕_第2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节 (第2/4页)



    赵忠也是在一旁冷眼看着他们两人做戏,也不说什么话。

    “董世兄,可否听我一言!”看着局面僵住了,姚文瑾一阵气恼,站出来沉声问道。

    姚文瑾也是调停使臣之一,他要说话,自然无人能挡。

    “姚大人,请言。”董畴说道。

    “自圣上抱恙以来,受jian佞之臣谄弄,令大燕境内纷争不断,兵戈不止,致使河阳、历川、蓟阳十数郡生灵涂炭,民十不存一,已经可以说是大劫之年、大难之年。想当初我大燕建国之时,高祖曾与诸阀约定共掌诸郡,我想,诸阀应该也有一分共济天下的责任在。但在这大劫之年、大难之年,董氏擅起兵戈,攻伐鹤川,致百万军死伤,可称得上担当共济天下的责任?”

    姚文瑾的话极不客气,目光犀利的盯住董畴的眼睛。

    董畴脸色大变,不悦地问道:“姚兄何出此言?”

    屠缺、赵忠也是微微色变,没想到姚文瑾这时候突然对董畴发难。

    当然,赵忠是感到意外,但巴不得董畴一巴掌将姚文瑾拍死,报了他昨夜受嘲弄的仇恨。

    黄培义以为姚文瑾出言相助,待要上前,一起声讨董族之罪,却不想姚文瑾话锋一转,紧接着朝他质问过来:“黄氏一族,受封于鹤川,然而这些年,排斥异议,致使受河西军攻伐之时,众叛亲离,你们可有反思已过,可称得上担当起共济天下的责任?今日之败,难道不是你黄氏咎由自取?”

    黄培义脸色也是大变,被姚文瑾这话堵得心口发慌,恨不得一剑将这厮戳死。

    争得面红耳赤的场面,让姚文瑾这么一来,搅得僵冷下来,董畴、黄培义都退回各自的长案之后,气哼哼都不再说话。

    屠缺没想到姚文瑾这么一搅局,竟然令场面冷静下来了,再上前和缓说道:“文瑾说得太严厉了些,当然,这些都已经是过去事了,帝君也下旨不追究前过,还是讨论当下停战之事。”

    “当下之事,还有什么好议论的,”姚文瑾对私斗不已、搞得边郡民不聊生、又野心勃勃的黄董两族皆是痛恨,都不给什么好脸色,说道,“鹤翔军将卒皆征自鹤川郡民,郡民安土重迁,我等没有理由强迫他们背井离乡,当解甲归甲,以事耕种。黄氏等族,奉帝旨东迁秦潼野孤岭、黄麋原,董氏岂有理由阻挡?”

    “姚大人这话说得倒是在理。”既然姚文瑾将两边都得罪了,赵忠往董畴、黄培义两人看去,问道,“你们有什么意见?”

    第391章 来信

    潼口城一战,各部也都有不小伤亡,将卒疲累不堪,兼之重弩弹耗尽,将卒也难以继续北进作战,看到北面的妖蛮大军没有动静,陈海便令诸部将卒回到潼口城休整。

    陈海与诸将在潼口城渡过年节,时间悠然便到益天帝八十年,与河西、雍郡联络,妖蛮主力在断龙岭、斩马岭等地都受不小的挫折,来想距离大地回暖就剩不到一个月时间,妖蛮战兵在此之前,也没有宽裕的时间再来侵袭潼口,陈立便令吴蒙、周钧、鹤婆婆等人率第四、第五大营及战禽营驻守潼口城,一方面防备北面妖蛮小股战力的动静,一方面促进两万多辅兵、民勇继续修筑潼口城,他则率扈卫营,护送天水郡兵以及万余伤卒,返回横山城。

    苍羽灵鹰飞入万丈高空,监视雁荡原方圆百余里的动静,能看到在积雪如素的大地上,龙骧军、天水郡兵蜿蜒如龙。

    乘赤狻战兽而行的陈海,望着银装素裹的大地,心里也是一片豪情。

    昔日他也曾执掌过精锐战兵,但是那时他只有指挥权,绝不会像眼前的这部精兵,在未来罗刹血魔入侵之时,将是他能直接调用的精锐战力。

    北方战事已休,兼之南返有大量的伤病相随,就没有刻意的急行军。

    兵马到第四天的黄昏之时,才到了横山城下。

    横山城内的民众虽然不多,但也早早出城来迎,看到身装战甲的将卒来归,万余深受蛮妖袭扰侵夺之苦的边民,皆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