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1/4页)
齐世武是四川粮道,却是八阿哥的人;年羹尧是他的副手,却是自己人。十四想了想,答道:“齐世武总领粮务,年羹尧带兵押运。” 总领权利大位置光鲜,但是身居百官的视线之下,不容易动手脚;押运虽然看着不起眼,却是保证后勤的真正要害之职。 康熙赞许地点点头,又问:“绿营和八旗,哪个打先锋,哪个压后阵。” 绿营由汉人士兵组成,战斗力强,理应顶在前头,但是八旗铁骑却是大清立国之本。十四额上见汗,思索片刻,咬牙道:“战场上哪来满汉之分?但凡为我军杀敌守疆的,都是大清子民。绿营和八旗以‘牛录’为单位,不分尊卑次序,能者为先,弱者在后。” 康熙眼中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惊讶,父子俩聊了足足一个时辰,十四的军事对策,有惊才艳艳的,也有过于天真自信的;有对答如流的,也有支支吾吾说不上来的。 最后,康熙拿手指叩着桌面沉吟片刻,还是说:“也罢,你就跟着镇武将军去,无官无职,只在他帐下行走。费扬古临终遗本中说将来平定西疆非他莫属,你跟着好生学。” 十四万没想到皇阿玛这么容易就改了口,差点兴奋得蹦起来,强忍住笑容甩袖子行了个礼:“儿子遵命,必定不负皇阿玛教导。” 康熙点点头,毫无征兆地一盆冷水泼下来:“那天在上书房,你是故意引老十那个棒槌自曝其短的吧。” 十四咧开的嘴角还没来得及收回去,笑容就已经僵在脸上,像被抽走脊梁骨一样,瞬间跪倒在地:“儿,儿子……” 康熙淡淡地说:“有心术,有本事,有手段,都不算错。但是要走正道,走大路。学你三哥四哥六哥,别学那些不成器的东西。” 十四吓懵了,小媳妇儿似的垂着脑袋应是,却又听得皇帝悠远淡定又意味深长的声音:“还有,记住日后别在比你聪明的人面前耍小聪明。” 这话恰似佛语纶音,又好比一个惊雷在头顶炸开,十四摸摸脖子,头一回体会到了什么叫“你阿玛永远是你阿玛”、“孙猴子还能飞出如来佛的掌心”。 第185章 上回说到康熙准了十四随军入苗平叛, 且不说十四回来是何等欢欣雀跃,又是如何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出兵这日早点儿到来。绣瑜虽然埋冤他自作主张,却也不得不为他打点行装。 云贵湿热偏僻,最是个苦去处。永和宫瞧着十四长大的嬷嬷姑姑们心疼得不得了, 按着随驾出行的规矩, 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准备得色色齐全,连惯用的香炉、茶具、炕几都带着, 塞了足足七八车, 绣瑜哭笑不得地让她们重新打点,好歹减到了两车。 胤禛等人知道了,也纷纷备酒践行, 自有一番叮咛嘱咐不提。 虽然康熙没有给十四任何特权,然而皇子随军到底不是件小事。消息走漏出去,八阿哥正在家里研读棋谱,当即气得掀了棋盘,白玉棋子叮咚落地, 摔成一地齑粉。他原以为上书房之变乃是四哥的田忌赛马之策, 用下等马拼掉己方的上等马。岂料现在十四毫发无损, 也就是说他连人家的鱼饵都没有咬掉! 正月十五元宵国宴上, 双方再见就有些剑拔弩张的味道。 十四正在跟十岁的小侄儿弘晨就“到底是红糖枣泥汤圆好吃,还是芝麻花生汤圆好吃”展开激烈辩论,胤祥带着另外几个侄儿在廊下看花灯, 回头见他们叔侄斗嘴, 无奈一笑, 却见面前投下一个黑影。 胤禩吃了几杯闷酒出来散步,岂料迎头撞上大冤家,当即冷笑道:“十四弟真有闲情逸致,到底是投对了胎、跟对了主子的缘故。” 十四抱着胳膊冷笑:“那是自然,你当谁都跟九哥似的缺心眼?” 胤禩冷冷地瞧着他,十四不甘示弱地回瞪。两人在近在咫尺的距离上互相扔眼刀子,你来我往地明嘲暗讽,偏偏谁都不愿第一个动手生事。 康熙派来传旨的太监打破了这尴尬的气氛。三个阿哥匆匆赶回宴会厅,才知道原来皇帝有意喜上加喜,在元宵国宴上当众宣读宽宥在去年一系列风暴中倒台的大臣和加封诸皇子的恩旨。 皇三子胤祉为诚亲王,领镶蓝旗,三子弘晟为世子。皇四子胤禛为雍亲王,领镶白旗,长子弘晖为世子。皇五子胤祺为恒亲王,领正白旗。皇六子胤祚为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