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节 (第2/4页)
,萧燕绥已经记不太清了,不过,唐朝安史之乱这会儿肯定还没出现并投入使用。但是,火药的成分配比和制作方式,甚至是后世进阶版的常见炸药的那些化学式,萧燕绥却俱是一清二楚。 面对战争,她打算玩点大的。 不管历史的变迁和科学发展的缓慢过度了,直接就将冷兵器时代升级到热武器时代。 至于以后,哪还管它洪水滔天呢? · 就在萧燕绥和王思礼联手准备搞点大事的时候,此前一路往蜀地方向去、同太子李亨等人汇合后的李倓,也随着玄宗一行,到了马嵬驿。 杨国忠为了与王忠嗣争权,进献谗言,使得年老之后越发好大喜功的玄宗下诏,强令西北军出关迎战,却不料,那传旨太监直接被王思礼所诛杀,权衡再三,为了潼关战局,王忠嗣和哥舒翰也等于是默许了王思礼的所作所为。 随后,西北军在潼关苦战之下,更是传出那传旨太监遭遇攻城略地的叛军不幸身死,潼关即将不敌的消息! 西逃途中,背井离乡,一路艰难,缺衣少食。 此前拱卫长安、养尊处优的北衙禁军本就心怀不满之意,本来,朔方军半途打败叛军而后回援、西北军苦战拒敌于潼关,倒是勉强控制了局势。 奈何,随着潼关战局不利的消息传来,又有杨国忠与西北军将领王忠嗣争权,导致西北军大败的前车之鉴,再有同行的大将军陈玄礼和东宫太子李亨的心腹宦官李辅国素来对宰相杨国忠心怀不满,有意无意的鼓动挑唆之下,更是引得一路随行的北衙禁军在马嵬驿发生哗变! 面对将士哗变,玄宗束手无策,旋即,北衙禁军当众诛杀jian臣杨国忠,而后又逼玄宗赐死杨贵妃,史称马嵬驿之变。 随着杨国忠和杨贵妃的身死,北衙禁军中哗变的将士暂时被安抚下来,杨家自此元气大伤。杨国忠麾下势力,也随之群龙无首。然而,本是杨国忠经营已久的蜀地之内,当地郡守官员却俱是杨国忠多年的心腹,虽也有几番暗流涌动,却很快平息,其继任者为了服众,自然矛头直指在马嵬驿之变中,东宫这一最大的得益者! 入夜,月色皎洁,星光暗淡。 一片万籁俱寂之中,对于太子李亨如今面临的玄宗心生不满、越发忌惮和杨国忠心腹有意报复的困局,近日来一直同兄长李俶同进同出的李倓索性开口,沉声轻道:“不破不立,继续入蜀地乃是无回之局,西北军虽战况危急,朔方军的回援却是已经在半途。” 顿了顿,李倓并未言明,玄宗如今逃离长安、偏安一隅,就和近在咫尺的杨国忠和杨贵妃能激得北衙禁军将士哗变一般,玄宗如此行径,北方还在血战的将士难免会心生不满,只是委婉道:“东宫乃是国之储君,若能分兵北上,想来,能为朔方军和西北军所拥戴……” 大唐北方的军队,其实主要就只有三支:如今实力保存最为完整的朔方军,陷入潼关损兵折将的西北军,以及曾经是东北军的安禄山叛军。 若是能得朔方军和西北军的拥戴,下一步,自然便是另立中央了…… 更何况,东宫乃是国之储君,玄宗又日渐衰老、力有不逮。玄宗已经离了都城长安,太子折返监国督战,本就名正言顺。 李倓此言既出,太子李亨自然心中有所意动,尤其,率领西北军的王忠嗣自由同他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便是朔方军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此前也同太子李亨有些渊源。如此看来,太子李亨同这些军中将领的关系,竟是天赐良机! 一片长久的沉默后,从来没甚主见的太子李亨终于咬咬牙,点头答应下来,决定就此与玄宗分兵北上! 从太子李亨处离开,李俶伸手拍了拍李倓的肩膀,轻声叮嘱道:“明日你私底下找个机会,与文宁透个话。” 李倓点了点头。 等到和自己的三弟分别之后,李俶也忍不住拧了拧眉,轻轻舒了口气。 此前,李倓在江南一带的山海镇上,同萧燕绥相处太久,两人究竟如何,连他都难以分辨。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若是此前,东宫迫切需要徐国公府的善意,如今的李俶却觉得,和传承已久的顶级豪门氏族兰陵萧氏打交道,却要处处小心。 甚至于,私下里,李俶也曾怀疑过,玄宗携众离开长安时,徐国公府竟是一分为二,其中,裴氏母子三人都在,唯独萧华一人意外失散,而后竟又被安禄山叛军所俘,究竟是他霉运压顶,还是萧华本人有意为之? 毕竟,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纵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