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好处 (第2/2页)
,难道是那个跟着辽王长大,与赵家撕破脸的风流子弟? 轻撩起窗帘,房巽向后瞧去,只见赵明端冲着马车长揖一礼,许久,才直起身子。 赵明端直起身来,却是立即沉下脸来,刚刚的少年青涩模样已然不见,他吩咐青衣,“去查查房家何人名缨,那房延敬与这杨洵有何渊源!还有,那房延敬到底被谁撸了去!” 青衣挠头道,“公子,丰裕楼的来人说,如今这消息,不能随便卖了,小的塞了不少银子,才听说,竟是投靠了二皇子那边……” “哼!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赵明端苦笑,“那就再拿银子砸,那顾家不过是墙头草,爷不信他敢得罪咱们!” 赵明端说着却又不经意的翘了翘嘴角,这个女娃娃,不过五、六岁的样子,却是一副大人的模样,说话滴水不露。可想起她那番胁迫杨洵的话来,却占了十分道理。 “……甘罗十二拜相,木兰十五从军,我怎地不能帮一帮受苦的百姓……”女娃娃的声音又轻又细,却重重的落在了赵明端的心里。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啊!青衣,你说是不是?”赵明端感叹着回头往栈走去。 青衣一头的雾水,刚刚说的是丰裕楼是个墙头草,怎么转眼吟起诗来?这诗是谁写的来着,公子真是,这让奴才怎么接话,他咬了咬牙,跟上去拍马屁道,“公子这诗背的好!” 赵明端回头,却是笑出了声,脸上的阴云散了大半。 夕阳的余辉落到少年的脸上,又是一副青涩的模样。 —— 连着几天的雷雨,让城里城外的灾民更加凄苦。 母亲每日里点算银票和粮食,房家再有钱也顶不住这如潮水涌进城的逃难百姓。 清早天蒙蒙亮的时候,房巽还在碧纱橱里没有起,就迷迷糊糊听到付嬷嬷跟母亲说起程婆子,“那个杨大夫,开了两个方子,还是没有留住人,昨儿晚上人就没了,说这病奇怪的紧,怕不是普通的伤寒之症……” 程婆子没了,房巽猛的惊醒过来。 难道这个杨洵并非父亲找的那个杨大夫?不能啊,她记得清楚,崔嬷嬷说,那大夫还是父亲从城隍庙里找来的,却是个点心师傅。 母亲忧心重重,“多给些银两,我记得程婆子家那两个小子,都还未娶亲……” 外院也有几个仆妇病了,听说与程婆子的病很是相似,母亲让人都移出了府,又辟了个偏僻的院子单独居住。 梅香带了周振的消息给房巽,“……说是给程婆子看诊的是鹤年堂的小杨大夫,杨洵大夫因着是自己找上来的,吴主簿让他去了南郊的关帝庙照顾灾民……” 房巽想起了赵明端,她让梅香去福来栈传话,“……就说杨大夫在南郊关帝庙看顾灾民,别的什么也别说!” 这样的消息,恐怕赵明端随便都能打听的到,又何必特意派了人去传话?梅香疑惑着出了门。 得到消息的青衣也是这样想,他不满的跟赵明端道,“那个房家大小姐不过五、六岁,公子指望她能帮什么忙?杨大夫去关帝庙,几日前您就已经知道了!” 赵明端却是十分高兴,他让青衣买了许多药材吃食,一同送去了南郊的关帝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