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节 (第3/3页)
些自卑。大概是因为虽然长得好,个子也高,可是胸脯平平,连初潮都没来,像个没发育的小女孩。 何田想了想,买了四件。要是易弦哪天初潮了,这多买的一套,刚好当礼物! 这些零碎小东西买完之后,何田去买盐糖米面。 易弦建议,“不如多买些。” “为什么?”盐和糖到无所谓,容易储存,极少变质,但是米面放久了可是会坏的。 易弦说,“谁知道明年还是不是同一个城主?就算是,明年城主要用兵打仗呢?会不会提税?盐和糖这些放不坏,干脆多买点囤起来。” 何田想想,很有道理。于是,易弦用他那份钱,买了大量的盐。 集市上还有卖酒曲的,酵母的,各种酱料的,易弦见了,全都买了不少,一会儿就把他的背篓塞得满满的。 还有卖各种成药的,他也像不要钱似的买了一大堆,看得何田直心疼。 出了官方市场,到了河滩上山民们自己的交易市场,那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更多了。 很多人把自己家独特的出产拿来卖,或者交换。 易弦看到有一家卖的是亚麻布,质量在他看来也算上乘,不禁有些惊讶,忙拉着何田到人家的摊子边围观。 走近了之后,发现这家人卖的还有苎麻布,布色洁白,经纬细密结实,触手清凉。 围观的人已经不少了,卖布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男人,布匹全放在竹篮子里,搁在一个横放的推车上,他有些木讷地笑道,“这布很适合做夏衣,看看吧。” 每匹布都只有不到四十厘米的布幅,大多数是未经染色的牙白色,乳白色,带点黄晕,有几匹染成了天青色,和嫩绿色,还有的是紫红色深蓝色和酱色。 何田问了价钱,看看打开的布匹,估摸着这样一匹布可以做一件长袖裙子,或是一件无袖背心和一条长裤,要是易弦的话,恐怕得要一匹半的布才能做一套夏衣。 一匹布,相当于一只大鼠黑貂的价钱。 价钱其实比官方市场里卖的薄棉布还贵不少,所以就有人跟他们讲价钱,“那些棉布还有印花,颜色图案比你的多多了,又薄又透气,又不会掉色,你们的凭什么这么贵?” 站在摊子前的汉子有点口拙,只是赔笑,“我们的布也是很好的。”但怎么个好法,和棉布比有什么优点,他可就说不上来了。 摊子后面坐着一个年轻姑娘,一看就是这汉子的meimei,她嘴可比哥哥巧,“大婶,要是给小闺女新媳妇买,那当然去买人家的花布,可您要是自己穿,不是我吹,麻布可比棉布耐穿得多,还更凉快透气。不信你试试?我这有棉布的布头,你拽拽,再拽拽我这麻布,是不是?这要是在家干活,要耐用,要凉快,还是麻布好。花色是少了些,可是也足够了呀,您买匹蓝的,给家里爷们男孩穿,买个紫红的给自个儿,家里有老人的,或者不爱深颜色的,天青草绿也挺好看。或者您要是手艺好,几种颜色拼在一起——”她指指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反毛兔皮长马甲,“不也挺好看。” 她的马甲上是天青、紫红、深蓝三色麻布拼接成的方块图案,确实很好看。 她哥哥身上穿的罩衫,一面也用了拼布,把天青、深蓝和酱色的布剪成了长方条,错色拼接,另一面是深蓝色,也很好看。 易弦就是远远看见这对兄妹身上的衣服和旁人大不一样,才被吸引住的。 嫌货才是买货人。 这群讲价的大妈大婶当然是识货的,被姑娘这么一说,更心动了,再摸摸她和她哥哥身上做好的成衣,算算价钱,就慷慨解囊。 那姑娘的哥哥嘴笨,但是算账倒很快,全是心算,又准又快。 有人用现钱买的,也有人用貂皮换的。 买好了布,那姑娘还送给买布的人一袋亚麻种子,“很好种的,四个月之后就能收,我家住在这附近村子里,你问‘织麻的三三家’就知道了。拿收好的麻来买布,我给你打折扣!我们也收麻的,价钱是……得是干麻,这样才能过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