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节 (第2/7页)
好的打赏拿给邢夫人看。
邢夫人过去确实是出了名的“钱串子”,看在钱的份儿上,但凡不十分出格的事情都敢做。可现如今她不缺钱了,不说宁珊奉养贾赦的时候从来也不少她那一份月钱。单说自打璎华公主下嫁,京中所有上门讨好的贵妇送的东西都被璎华公主转手扔给她了,自己一件不留。敢上门求见璎华公主的都是三品以上的人家的主母,宗室王妃等等,没一个的身份是低于淑人的,送来的东西哪件不是精品?邢夫人如今早已称得上腰缠万贯,怎么可能还稀罕元春这里徒有其表的赏赐?
瞬间,还在犹豫的邢夫人又端了起来,满心的嫌弃:这些破玩意儿,拖我带去算怎么回事?那点子东西都不值得本夫人跑一趟的。当下,邢夫人矜持道:“按说替娘娘办事,不该推辞什么,只是我如今跟着老爷一道,不大有机会往那府里去了,娘娘既然要赏赐凤丫头,还是派个宫人去吧。至于给公主的信么,我便帮着转达一回,只是公主那里接不接的,我也不敢保证。”
那个华嬷嬷找的传话的老太监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有他主动联系元春的份儿,元春根本找不到人,而皇上又一直犯蠢,得罪了宁珊却不自知,导致宁珊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叫人传信入宫了。元春满心惶恐,生怕宁珊给了她希望却又突然甩手不管,因此只好趁着年下,命妇们入宫请安的时候,拜托邢夫人传信。她倒是有信心,邢夫人不敢毁了这信,定然会送到璎华公主手上,可是她不知道璎华公主看不看得懂,更不知道她会不会转告宁珊。只是这些忧心,她对谁也不能说,只得自己提心吊胆的等着。
宫中赐宴也就是那么回事,道道菜上桌都是凉的,还得奉承皇上,如今还有太上皇,说话且得小心着,没得捧了这个得罪了那个。自从太上皇禅位以来,每年入宫领宴都成了亲贵大臣们不可言说的伤痛,一般有些体统脸面或者地位不凡的,早都学会找借口不来了。而今下头坐着这些,都是推无可推,不得不硬着头皮给自己找消化不良的。
贾赦尤其郁闷,特别是想到这顿残羹冷饭吃完了,还得回去面对史太君,他就更加郁郁寡欢了。有一筷子没一筷子的挑着碗里的菜,搅和的稀烂,别人更加无法下箸了,幸亏也没人打算吃,便由着他祸祸。倒是前面一席,坐在众多宗室王爷下首的北静王阴阳怪气说了一句:“荣侯的眼界也高了,如今连宫里的席面都瞧不上了。”这话是暗指宁珊架子大,不敬皇室,纵得贾赦也蹬鼻子上脸了。
贾赦懒洋洋回道:“不敢当,倒是郡王,许久不见,风采依旧啊!”北静王的脸当即冷了,他这等徘徊在权利边缘之外还三丈远的异姓王,风采依旧算什么好话?简直就是在讽刺他多少年摸不着实权。尤其是今年,好不容易有了义忠郡王那么一个晋身的好台阶,却生生叫人拆了,北静王恨不能把那个出手弄死义忠郡王的茜香国女人拆了呢。
早知道那女人是这样的祸害,他们一家子当初何必费上几十年的功夫去跟茜香国联络?国被人破了不说,自己入宫一场也没折腾出多大风浪,还弄死了义忠一脉最后一根独苗,害他满心期盼都落了空。若不是太上皇出手把那女人弄死了,北静王也绝对会不惜暴露宫中埋藏的暗棋把她弄死。
贾赦灌了一肚子冷风,本来就不爱说话,偏那对谁都温文尔雅的北静王今晚说话一句比一句难听,尤其是一想到外面都盛传北静王好文采,喜欢结交才子,而近来最受他看重的就是政老二家的宝玉,贾赦就更加腻歪,打个眼色,示意贾珍帮他。
托福于龙禁尉副统领的身份,今晚贾珍也能在大殿外摸着一个席位,虽然连个遮挡都没有,生生的喝着冷风,但是对于贾珍来说,这也足够体面了。贾赦坐的位置要高一些,贾珍早就瞧见他叔了,热情的过来帮忙斟酒夹菜,伺候的比小太监们都尽心。如今见北静王怼他赦叔,贾珍也不乐意了。
仗着在宫里,谁都不敢大声喧哗,贾珍怼回去道:“听说我那堂弟宝玉甚是受郡王青睐,不知是也不是?只是我大胆,劝郡王一句,虽说有歹竹出好笋的可能性,但也有儿子随老子的说法,想那政老二爷,一辈子好读书也没念出个结果来,郡王还是别对宝玉抱太大希望的好。”说白了,贾珍就是在讽刺北静王眼瞎,招揽了一堆所谓才子,却也都是贾宝玉那个水平的,至今没见有人得功名,能跻身朝堂,这等门人,养再多有个屁用?
北静王一张面若好女的俊颜完全憋成了铁青色,还被上首的七王爷嘲笑道:“敢情是冻着了?要不要本王跟父皇求个情,让你去大殿里暖和暖和?”四王八公都是先太子的簇拥,即使先太子造反了,他们把自己摘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