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节 (第4/5页)
商碾压到对他推崇至极的助手们纷纷受宠若惊,工作更加卖力。整个研究所的人都干劲十足,黑青色的战机在他们这群能工巧匠的雕琢下,渐渐展现出它未来蓝天上“死神收割机”的风采。
徐子诺倒不是在故意折腾这群帝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他在下的,是一盘很大的棋。尽管目标很大,但他一步都走的坚定又踏实。他的光脑甚至脑海里有无数种设计方案,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一次战机的研发,他甚至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未知的材料方面只是时间(和金钱)的问题,尽管这在旁人眼里根本完全无法想象。
但是,徐子诺的目标远远不止于此。从他这次申请成立的科研项目就可以窥见这位在平行时空大放异彩的科学家的野心。哪怕是一个不关心军事时事的普通人,都明白人类在未进入大宇宙时代前,航空母舰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一个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将失去对自己国土面积的领海和领空的绝对制空权,在这个新的时代,没有自己的航母就相当于三十年前帝国没有自己的核武器!
没错,野心勃勃的徐子诺想要建造的,是属于帝国自己的航母!
两年前的5月份,□□副总理应邀率团对联邦进行国事访问。自从三年前帝国和美联邦建交以来,美联邦和帝国目前正处于蜜月期。陪同的还有帝国国防部部长刘华庆,这位打了一辈子战的老海军穿着解放军的军装,第一次登上了航空母舰,当他们航母的战斗机从舰上起飞时,他亲身感受到了美联邦武器军备的先进和帝国与联邦的差距。回国后,刘部长在采访中不无艳羡地说道,“上舰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多次提到帝国也要建设自己的航母,然而大家都知道,这实在是太难了。
除了数百亿的巨大耗资外,建造一艘航母所需要的科技水平也是帝国目前远远无法达到的,要不然航母也就不会只为当今世界几大强国垄断了,就连平行时空的华国也是在三十年后才改良了自己的一艘航母。
然而,这一切,在这个时空,或许都将改变。当年华国两弹一星的诞生震惊世界,从此改变格局,就是因为它微乎其微的可能性,而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华国红!艺高人胆大的徐大科学家向来只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
j9试飞的那天,徐子诺在秦老将军的引见下,第一次见到了这位老骥伏枥仍怀大国航母梦的刘老爷子。后来,在他们的全力支持下,才有了现在数百人的研究团队。对那些年已耄耋的老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一场带着期望的尝试,是不信心的豪赌,而对于徐子诺来说,这只是一场不必全力以赴的热身赛。他的目的只是通过这样一场热身,来培养符合自己标准的,能跟得上自己节奏的科研团队。所以,目前研发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只是他对队员们设下的考题,只等着他们解开自己的答案。
徐子诺的好心情没有持续许久,中午休息的时候,一堆西装革履的上级行政人员突然造访研究所。玻璃门被人从外面打开的时候,徐子诺正合衣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小憩。
但在来人出现,那双瞬间睁开的双眼里,却满是清明,不见丝毫迷糊。环视一圈,来访的客人中徐子诺一个都不认识,但这不妨碍他感受到这群人眼底隐藏地并不十分高明的不屑和恶意,这些不知名的恶意显然是冲着他来的。尤其是其中一个最边上的年轻人最是毫不掩饰,见他望来,还嘲讽地扬起了嘴角,高傲的模样像极了后世某些高高在上的官员。
徐子诺仿佛浑然不觉,他表情一如既往地淡漠,起身整理了不存在褶皱和灰尘的白大褂,黑白分明的眸子不含半分笑意,眉头微蹙,说来奇怪,明明眼前青年身材瘦弱,众人却感到一股凛然凌厉的气质。
带头的官员此刻心底倒是有些打鼓,上头传达的意思是近来很多内部人员联名举报这位徐姓博士系走后门进入研究所,在工作中恶意打压优秀的青年研究人员,引起广大青年科学工作者的不满,影响十分恶劣,必须从严调查处理,肃清科研工作者的风气。
按理说,这种啥也不干净,得罪人的事儿组织是不会受理的,因为毕竟没有证据啊!而且这种走后门的事情其实在华国也是众人皆知的潜规则,大家都不放在明面上讲。虽说科研界主要靠实力说话,但是难免有人浑水摸鱼。这次动静这么大,显然不同寻常。
但是既然上头既然要管,那下面的人就只能捏着鼻子上阵。本来众人还挺替这位青年可惜,毕竟由于帝国现在特殊的体制,体制内的人,一旦背上作风不良,思想不正的名号,相当于这个人的前途就毁了。不过等负责调查工作的人看到这人的履历:刚刚毕业的二十出头的硕士生,就参与了国家重大项目,后又直接进入帝国科技的心脏——帝国科学院当博士,所有人面面相觑,撇了撇嘴,兀自在心里下了定义。
自己绝对做不到的事情,就理所应当地认为别人也不可能做到,并且深信不疑!不得不说这种以自我为标准的平均优秀法真是特别醉人。
于是这一趟来之前,这些调查的人都做好了即将见到一个无所事事、吊耳郎当的油头小生的准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同于想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