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节 (第3/3页)
虫草,黑豆枸杞,薯药双耳,或鱼贝鹿雀……皆补肾滋阴。” 匡英认真记下了,复问:“可需吃药?” “用药自是疗效更快,”郁容想了想,道,“烦请稍待。” 便去了药室配药。 熟地黄为君药,山茱萸、山药是臣药,茯苓、泽泻与丹皮共佐使。 “地黄滋肾,山萸养肝,薯药益脾,茯苓敛邪,泽泻清浊,丹皮泻火,”不善医的匡大东家对药材药性显然熟记在心,辨别着油纸包里的药,语带惊叹,“三阴滋补,补中降泻,六味合用,三补三泻,相辅相成……小郁大夫真乃妙手天成!” 匡英的恭维听起来无比的真诚实意。 郁容没有多少得意的感觉,平淡地表示:“是先人之方神妙无穷。” 匡英琢磨着药方,闻言问了声:“此方莫不是改自八味肾气汤?” 郁容不清楚对方说的八味肾气汤,和他知道的是否一样,但也不便多加解释,就点了头。 “原来如此……”匡英沉吟了稍刻,“不知这一方剂该如何称谓?” 郁容没什么好隐瞒的:“六味地黄汤。” 匡英斟酌了一会儿,像是犹豫,又下定决心道:“小郁大夫,在下忽有一个念头,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可能说不当讲了,郁容表示:“匡大东家有话便请尽情道来。” 匡英未直说其意,反问了一句道:“小郁大夫可有想过,将这六味地黄汤合成丸剂?” 郁容目露惊讶。 这位匡大东家大约是误解了他的意思,忙又补充说明:“匡万春堂固步已久,近两年正尝试着找寻不同的出路,也曾推出过不同的丸剂,可惜……”摇了摇头,无需明说,“不止是匡万春堂,现今市上流通的丸剂,粗糙有余、效用不足,着实鸡肋。”语气遂一转,“今见这一剂六味地黄汤,在下心有所感,虚损病证实为寻常,若能据此方制成丸剂,定求甚于供……岂不是得利又益苍生的一桩美事?!” 郁容一时无语。 能把卖药赚钱跟黎民苍生挂上钩,这位匡大东家真真是厉害。 转而又想,可不就是厉害吗?别的不说,这人的眼光确实敏锐异常。 须知,六味地黄丸这一神物,在天朝史上,自打宋时问世,就备受推崇,一直风靡到了新时代,快被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 “……小郁大夫你以为如何?” 郁容定了定神,倒真思考起可行性:“六味地黄丸确为妙药,不过,某此先未尝试过制成丸剂,怕是……” 匡英顿时心领神会,笑道:“小郁大夫你过谦了,匡万春堂曾有幸购得你制成的曲剂,手法妙绝不提,药效亦是与寻常不同。在下相信,出自小郁大夫你之手的六味地黄丸,必是不同凡响。” 话说得着实好听,郁容却觉得“压力山大”。 匡大东家可不解他的心理,舌灿莲花,话说得不仅好听,更是满满的道理……简而言之,就是想建立合作关系,以六味地黄丸为第一个项目,一个制药,一个负责推广、销售。 郁容听着听着,当真被说得动摇了。 最近他正着实准备制药之事,匡英的劝说也算戳中了心怀,且,只要不苛刻地追求,达到现代中成药的效果,制作六味地黄丸对他来说不算太难——尽管上手经验少,但谁叫六味地黄丸太过典型了呢,外祖父正式教导他医术时,曾手把手示范过制备的每一道步骤。 最终,郁容被匡英说服。 各取所需,各自分工。 先行推出六味地黄丸作探路之用,若是市场反响尚佳,就由郁容继续研发更多的新的药品,再经匡万春堂推广、售卖。 一拍即合,两人在正事都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干脆利索地定下了契约。 匡万春堂是新安府第一大药局,郁容还是挺信任对方的信誉与能力的。 ——当然了,匡英作为匡万春堂的东家,手底下还有南船北马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就算一片赤心想要发展医药事业,可供选择的合作对象多得是,按理说,没必要找他这个既没名声、水准也谈不上高绝的少年大夫谈交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