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 酝酿 (第2/2页)
一步步领悟到这些的那个过程,改变白璟最多的,是她开始尝试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划出了一片“缓冲带”:专门用于缓冲她那天生的精神洁癖所无法容忍的各种混乱、乃至是她无法认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她自身的一些还未被她清楚辨识却已猝然而起的各种混沌情绪,先将它们放置于那“缓冲带”中;然后再用她的理性去对它们进行一一辨识,分门别类;最后,才是有针对性的按轻重缓急、以及当下自己能掌握的资源、能力来衡量解决它们的合适顺序、及时机。 白璟发现,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她开始变得冷静耐心了。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或许,这样的变化,和当初看似一切都随着情绪走时的她,本质上也没什么分别,不过是现在的她终于能更加细致、精确地明白,她的情绪是为何而起?本质目的是为了满足什么? 看到了本质需求,自然就知道能用的手段不止情绪一种,还可以动用理性来调动其他可用资源来更有效、更适当的来进行满足。这样一来,当自己知道自己的最终目的得到了满足,或是确定了一定能被满足时,那那些不必要的情绪便会自己消失。——浪费能量的事,大脑从来都是很吝啬的——哪怕是用在情绪上。 这样的白璟,别人看她,会觉得她逐渐成熟了;但在白璟看来,她和过去一样,仍旧是看心情做事,区别不过是:过去的她,是情绪主导了她的行动;而现在,她开始能用理性去辅助情绪,将原本混乱、混沌的情绪进行分门别类一一辨识清楚之后,再追根溯源到情绪产生的本质目的——它究竟是想表达什么?还是为了想要满足什么?——知道了根本动机,再根据不同的情绪诉求来用更合适的方式去满足情绪之下的底层需求,那相应的情绪自然就会消失——因为本质目的已经达到,那相应的情绪——这个手段,大脑也就没必要再继续持续供养了。 时间一长,情绪也就有了“规矩”:各种情绪终于愿意互相“配合”的按轻重缓急自觉排队,等着挨个被理性辨识、满足;不会再你推我挤的,结果却是只有少数最强烈的情绪被满足了,却又有多数因为连呼声都没被“听到”而进一步加深了“怨念”,增加了随时可能爆发的隐患,让“人”这个整体防不胜防。 “老妈,对不起啊,没本事给你买套房,害得你还得和‘他们’住一起……” “没事啦,都是一家人,你只要每月给我生活费,够我吃穿的就行了。” 白璟苦笑了下,“老妈,明天我要去见个朋友。后天吧,后天你跟我去趟银行,我把存款转到你的名下去。这事,你可别让其他人知道——尤其是‘他们’。这笔钱,你可得留着自己花,别耳根子软得‘他们’说什么你就一股脑的有多少钱就都给了‘他们’。以前不想给你那么多钱,就是怕你被‘他们’骗,被‘他们’利用……” “行啦,都是一家人,别这样说!” 白璟便不再说了。 她知道,母亲多半也只是把她说要转钱给她的话当作玩笑,但白璟这是第一次这样说,也是最后一次了。她这次回来,就是为了与他们所有人——无论结的是善缘还是恶缘——都彻底做个了结,然后就能了无牵挂地离开了。 这是她想要做的,也是她必须要做的——最后一件事。 但眼下,至少在白璟看来,还不是告诉母亲真相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