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惊变_第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节 (第5/5页)

,忙命人将毛贵和王长随从宫门门缝中推了出去。毛、王二人立即被群臣聚殴而死,由此可见与王振积怨之深。

    再过一会儿,王振的侄子王山也被人抓来,捆绑后跪在大殿前。众人争相上前向他唾骂,呶呶不绝。一时间,“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

    郕王朱祁钰见状畏惧不已,急忙抽身,打算先离开现场再说。于谦奋力排开众人,抢上前拉住朱祁钰的衣襟,告知道:“郕王殿下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倘若殿下就此一走,今日之事,再也无法收束。”

    朱祁钰才二十二岁,加上明代自成祖朱棣后,对藩王大加限制,不得参与朝政,所以郕王没有任何政治经验,也没有得到过这方面的教育。他不明所以,唯恐发生哗变,拼命挣扎要走,将于谦的袍袖都撕破了。

    于谦死活不肯放手,详细解释道:“此时群臣一起动手,当殿杀了人,等到激愤平息下来,参与之人定然会有后顾之忧,这样便更是人心惶惶不安了,这才是哗变的根源。”又恳请郕王下令灭王振族属,并为闹事的群臣辩解,称廷臣忠愤,无暇顾忌,符合《春秋》诛乱臣贼子之大义,道,“臣等本为社稷,无他耳。”

    郕王朱祁钰走也走不脱,无可奈何,这才不得不听从于谦的建议,大声下令道:“马顺等人罪当死,其他众人不论。”现场秩序由此恢复。

    这场撕打事出突然,仓促间郕王朱祁钰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全靠于谦当机立断,处理得宜,使混乱的局面迅速得到平息。于谦缓步退出左掖门时,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诚恳赞叹道:“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

    当是时,上下皆倚重于谦,于谦也决定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之后,王振的侄子王山被凌迟处死。马顺等三人尸体被陈列在东安门外示众,军民犹多争击泄愤。王振家族无论老少一概斩首,家产被籍没。都御史陈镒因为有清廉之名,奉命查抄王振家。

    司礼监提督太监金英也站出来揭发王振在京城内外共有私邸数处,且都穷极华丽。在金英所派锦衣卫的协助下,陈镒一共抄出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座,珊瑚树六七十株,马数万匹,其他币帛珠宝等物不计其数,明廷由此得到了一笔不小的财富,正好充作了军费。

    后来,王振一些在外地为官的私党,如大同监军郭敬,从大同回到京师后,也一并被抄家坐诛。

    就在北京紫禁城上演这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群臣当殿打斗的好戏的时候,同日,宣府及大同城下也上演了几场更为精彩的表演。

    八月十七日,瓦剌首领也先挟持明英宗朱祁镇到达宣府城下。土木堡败后,宣府成为一座孤城,人情汹惧,官吏军民纷然争出,意图抢先逃离。巡抚罗亨信仗剑亲坐城下,下令道:“出城者斩。”这才安稳了人心。

    也先趾高气扬地押着朱祁镇到宣府城下后,先胁迫朱祁镇传旨,叫明军守城将士开门迎驾,想借此骗开城门。

    宣府总兵杨洪与巡抚罗亨信立于城头,回答道:“臣只知为陛下守城,他事不敢闻命。”坚决不开城门。

    连续两天内,也先胁迫朱祁镇三次命宣府开城,都被罗亨信严词拒绝。也先又命被俘虏的锦衣卫校尉袁彬喊城。明军守将对英宗皇帝尚有顾忌,对袁彬则不必多虑,宣府总兵杨洪干脆派人在城头架上火枪,作势欲发,袁彬只得就此离开。

    也先在宣府碰了个大钉子,遂又来到大同。大同守将广宁伯刘安和都督郭登听到消息后,亲自登上城楼,严密戒备。

    前几日,也先曾命袁彬转告大同都督郭登,只要明廷愿意送大批金银,瓦剌可以放回英宗皇帝。但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大同须得打开城门,迎接英宗圣驾。郭登是名宦子弟,久在边关,何等人物,焉能看不出这是也先诈开城门的伎俩?当场坚决拒绝,并表示没有金银作赎金。

    而身为俘虏的朱祁镇此时正翘盼明廷能用金银换他回去,听到郭登的答复后,竟然大为生气,又命袁彬前去大同城下,对郭登传旨:“朕与郭登有姻,何拒朕若是?”

    郭登字元登,其祖父是明朝开国功臣武定侯郭英。郭英父亲郭山甫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同乡,精于相面之法。郭山甫子女很多,但他只看好第二子郭兴和第四子郭英,说二人将来会出将入相。后来朱元璋投军,郭兴和郭英亦跟随朱氏出生入死。大明立国后,二人都因功劳卓著而封侯,郭兴封巩昌侯,郭英封武定侯。两兄弟的meimei也入侍朱元璋,被封为宁妃,甚得宠幸。马皇后崩,朱元璋不复立后,由郭宁妃暂摄中宫事,直到驾崩,由此可见朱元璋对郭家的信任。

    即便如此,郭宁妃的哥哥郭德成也曾因言辞不善,差一点儿就掉了脑袋。朱元璋因为宠遇郭家,时常召郭家人到后苑一起喝酒。有一次,郭德成喝醉了,要出宫的时候,跪下磕头谢恩,头上的帽子掉了下来,露出稀稀落落的几根头发来。

    朱元璋也有点儿醉了,便开玩笑地说:“醉疯汉,头发秃成这样,可不是酒喝多了。”

    郭德成抬起头来,笑道:“就这几根头发我还嫌多呢,薙光了才痛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