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节 (第3/3页)
摆摆手:“你们去谈正经儿事儿。” 看了康熙传过来的折子,书雪皱皱眉:“汗阿玛,dalai、□□虽受朝廷册封,到底应了天高皇帝远的老话,攮时拉藏汗袭杀主政活佛,臣媳未见其忠,今请王师夹击准部,臣媳未见其利!” 康熙看的透彻:“朕闻藏地信民多奉仓央为六世喇嘛,格桑喇嘛为藏民拥戴,拉藏汗是外动兵戈以掩内患。” 格桑喇嘛是藏地王公认可的七世dalai,拉藏汗驱逐仓央嘉措后另立益西嘉措为六世dalai,但并不为广大藏民认可。 书雪建议:“汗阿玛可将奏折留中,不予拉藏汗明示,不消三年两载必有回复。”随后说明理由,“内不得民心,外尚图兵戈,臣媳料其不得善终。”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可!” “藏边宛如飞地,他朝八旗兵进,当设大臣辅活佛、喇嘛行朝廷王政。”书雪是不想打仓央嘉措这张牌的,提议遣员管理避免康熙心血来潮将仓央这个世外之人牵扯进来。 ☆、二五六、驳妄求盛极见衰 二五六、驳妄求盛极见衰 满人、蒙人都笃信喇嘛教,西藏这块地界的影响力远胜于前朝,顺治册封dalai喇嘛、康熙在三年前册封ban活佛,都是为了加强朝廷对藏地的控制,但不能否认,打从出了个被五世dalai认定为活佛转世的噶尔丹,准噶尔就有了和清廷在藏地掰手腕的资本。ban在宗教中的神位高于dalai,世俗权力却远远不如,书雪提议如果条件成熟即在西藏设立常驻办事大臣,从长远计是利于巩固统治的。 康熙大悦:“此万年大计!” “朝廷强则甸外服,朝廷弱则四夷起。”书雪看向康熙,“汗阿玛,欲服蒙藏先定中原,我们不能叫藩臣把堂堂上国当成中看不中用的纸老虎!” 康熙叹口气:“治乱世当用重典,如今是太平盛世,自然放得宽。” 书雪原本想以裁撤江南三织造为引,整肃两江官场,康熙并不同意,除非议政公主是唐高宗身后的武则天,否则注定要束手缚脚。 圣君与玄女存在外人难以觉察的矛盾,康熙以仁道行君道,书雪以霸道行王道,康熙觉得自己管得太宽才让书雪参政,但真按书雪那套行事又怕折损“仁君”圣明,其间的冲突显而易见, 万寿节刚过,南方出了乱子:湖南有十六寨暴动,反对实行流官制度。 “改土归流”的主战场是在四川,那里还有重兵镇守,湖南出了乱子大出决策层意料之外。 先有言科奏本,请缓“土司归流”,康熙发廷议,庄王、裕王、诚王等都赞同恢复旧制、安定民心。 左手批的代言人是雅尔江阿,他是早五年前就得了嘱咐的,只说“听凭圣意裁断”。 康熙改批:“着地方抚剿。” “抚剿”即“先抚后剿”,康熙的理念是以“柔术”治国。 书雪原批为:“官逼民反,乱民可恕;为图私利不顾大意,官与匪同,宦有逆举,当以重法裁之。” 康熙叹息:“朕年老,行事不得长远。” 本已见到曙光的皇子们蔫儿了。 四月初,康熙带着儿子们巡幸直隶,临行前降旨:“军国大事俱听固伦文华公主裁处!” “左手批”被取消,康熙宣布“内外旨意均用‘固伦义孝文华公主’金宝”,后面再跟一句“咸使中外知闻”。 作为区别,固伦公主自称“孤”,懿旨称“敕”。 这算是名至实归了,二圣临朝长达五年,上上下下并不存在接受无良的问题,积古老学究也不过在私下说句“牝鸡司晨”而已。 不等中外知闻,书雪在理藩院、礼部、留京皇子亲王及通译的陪同下先于毓庆宫接见了沙俄使臣。 沙俄在年前入侵准部,被策妄揍得落花流水,如今打起了清廷的主意。 听完国书内容,书雪随手丢在一边,因问俄使:“贵邦欲同大清合击准噶尔,平分其土地?” 使臣行礼答道:“准噶尔为沙皇陛下与大清皇帝边患,愿两国共结盟好、南北击之。” 听完通译翻译,书雪朗声大笑:“打得好算盘!” 胤祉与雅尔江阿都紧张起来,唯恐书雪拒绝沙俄错失良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