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节 (第3/3页)
右手,翻开了第一页。 竖排版的字看起来倒不伤眼睛,习惯之后叶央看得很快,正史和野史结合不很枯燥,尤其是其中某个人物的传记,让她结结实实吃了一惊。 ……原以为就算大祁民风再开放,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来的! 在叶央手中的书里,记载了本朝开国初期一个传奇女子的经历。那女子出生在江左,原本是农户家的长女,人称江左袁夫人。 袁夫人一生跌宕起伏,二十岁时正逢太祖皇帝刚平定天下,百废待兴,难民们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赶上天灾,是出身农户的袁夫人,想出办法缓解了饥荒。 原来在建朝之前,她始终在偏远村庄里守着十亩田地和家人过日子,也不知着了什么魔,非说有办法能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亩产量,一研究就是许多年,满门心思都扑在上面。 等到大祁建朝后,袁夫人的研究也有了成果,果真拿出质量极好的麦种水稻,以前一亩良田在丰年时运气好可亩产二三百斤,可即使老天不赏脸,只要不遇上大旱之年,袁夫人的麦种稻种依旧能稳定亩产二三百。 她也没什么守着优质稻种发财的想法,反而常常为农民佃户送去一些。质量好的水稻在大祁广泛播种,粮食丰收,几乎养活了半个大祁的人,化解饥荒于无形! 袁夫人得以享誉天下,还受到太祖皇帝接见,赏金百两,受赏时她却推辞说,那亩产高的稻种并不是她的成果,而是得益于某个同姓的前辈,只把他的成果发挥出十分之一—— 叶央读到这里,一拍床板,嘴角止不住上扬。 她在大祁一定有个前辈,就是这位“袁夫人”!还说什么“得益于某个同姓前辈”,那不就是袁隆平吗?不过同杂交水稻动辄亩产七八百斤而言,古代条件有限,能有袁夫人的成果也是惊人。 继续读下去,就是野史传闻的内容多一些了。 说是袁夫人当年拒绝的并不只有太祖皇帝的赏金,还有皇帝的后妃之位!以民女的身份当上贵妃可谓一步登天,但她还是离开京城,去和当年陪着自己研究水稻的某位仁兄过日子了。 袁夫人名气太大,以至于流传到今,丈夫的名讳已不可考,只能按她的本姓称呼。 如果不是她,大祁不可能这么快恢复生息!也正因为袁夫人的作为,本朝女子的地位才大大提升。 而“为何只有《女经》没有《男经》”的问题,袁夫人也曾提起过,现在还备受争议。 当年有御史说,袁夫人离京时的狂言悖论理应治罪,皇帝神色黯淡却回道:“你们若一人有她的本事,朕便治她的罪,若没有,便连个狂妄女子都不如了。” 叶央读罢此篇,良久不能言语。 一个身为前辈的穿越人士,满腹才华,一不唱歌跳舞,二不卖身青楼,三不乱抄名人诗词,反而扑在了默默无闻改善民生的大业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相比叶央,投了个好胎,稍受一点挫折就哼哼唧唧,太娇气了! 合上书卷,再抬眼时她目光炯炯心潮澎湃,此刻子时的梆子,刚响了一声。 ☆、第35章 深夜都没睡下的,并不只有叶央一人。 皇宫大内,某间宫室里也是灯火通明,商从谨愣愣地凝视自己的左手,心里的温暖表现成脸上的笑容,极其……瘆人。 “殿下,还不睡?”聂侍卫隔着门问了一声,本来没指望听到回答,屋里的人却让他进来。 商从谨嘴角上扬,眼神依旧恍惚,轻声说:“她真的还活着。” “殿下,您从下午就开始念叨这句话,至少几百遍了!”聂侍卫无奈地摇摇头,今天正好是他值夜,路过时发现寝宫还未熄灯,试探着问了问,没想到殿下真的没睡! 主仆静默片刻,商从谨把自己的左手翻来覆去地看,又说:“阿央怎么会在宫里?” 聂侍卫回道:“殿下您忘了,昨日定国公府投递了名帖,叶老夫人是带着孙女进宫谢恩的。” “阿央……是叶家的孙女啊?”商从谨还是神游着喃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