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第2/2页)
向皇后回话。郁明只问着她们家常诸事,又说起道:“如今陛下初即位,母后与姑母相议要将宫中宫人放出宫中。这一众女官宫人皆是自先皇时便侍奉宫中,此番恩允出宫也望其自行婚嫁,如意美满。” “陛下娘娘仁慈。”听皇后这般说来,赵太太连忙道。 其实这次放宫人出宫,一来以示君恩,二来也是为了彻底清除宫中文、甄二妃留下的残余势力,这般算来能放她们出宫而非去皇陵为先皇守陵便已是无上恩典。 只是贾敏却没想到这份出宫归家的名单中有元春的名字。 贾敏从宫中出来就被得了消息的史太君让赖嬷嬷过来说话,贾敏便顺道跟赖嬷嬷去了一趟荣国府。 史太君正是为了元春之事:“元丫头在宫中谨慎小心,如何便会被遣出来了?” “母亲,太后娘娘是念着她们在宫中侍奉多年,便恩赐她们出宫归家的。”贾敏虽是这般劝着史太君,心中也明白史太君缘由。 元春在宫中为女官,本是满三年便能出宫,可她自请留在宫中也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如今却被一同遣出,其中缘由也不由令人遐想。 况且如今元春年岁已是不小,此时出宫说是归家团聚自行婚嫁,可最好的结果便是与人为继室或者低嫁,她的才情容貌在四姊妹中都是最出众的,便是这般草草埋没了也可惜。 贾敏暗叹息,才听史太君又道:“或许能有何种办法,能让元丫头留在宫中就好了。” 听见史太君这般说起,贾敏心中一阵苦涩。 荣国府如今已是日薄西山,却全然将希望托靠在元春身上;将她培养得才德容丽,将她送进宫中便是希望她能成为皇妃,见宠于君王,恩泽于家族。 若是从前赵王或晋王即位,定然会为了暂且拉拢四王八公而纳元春为妃,这是帝王的权衡之术。可是如今即位的是太孙,太孙背后的势力本就与四王八公相互缠绕,后宫还有太后和信宁公主坐镇,皇后又是同样出自拥皇派的亭山侯徐氏女。 只怕元春在宫中苦苦煎熬也得不到一个结果,还不如出宫来,至少还有盼头。 但这话贾敏毕竟没有与史太君说起,只道如今新皇即位,与先皇在时不同,宫中更是革故立新,只怕元丫头在宫中也是艰难。 史太君若有所思,也不□□露出苦涩为难之色。 “儿孙自有儿孙福,母亲莫要为此太过伤神了。”贾敏又劝着史太君道。 其实这样不仅是史太君的意思,也是贾政和王夫人相说的话,不过是让史太君来向贾敏探着宫中的口风。 若贾家孙辈必要送一个女儿入宫为妃,倒不必非得是已在宫中为女官多年的元春。 史太君略一思索又问起:“如今已出国丧,陛下可有意要大选宫妃充盈后宫?” 贾敏垂眸叹息:“我入宫拜见皇后娘娘,也拜见了太后和大长公主。太后的意思是如今陛下登基未久,正忙于国事不应被后宫所耽。况且——”她尚且在心中犹豫了一下才再与史太君说,“况且太后希望皇后早日诞下嫡子,以稳定朝纲。太后与陛下都是从先皇一朝储位之争走来,最恨嫡庶不分,长幼不明之事。” 生在皇家的皇子公主自是尊贵无上,但人都是会偏心的,若这种偏心被放在天下至尊的皇帝与太后身上,那结果也大不相同。 显然史太君并未想到这般情形,听贾敏这样说来才愣住了。 贾敏倒是很欣然。 郁明也是她看着长大的,看着徐家五姑娘成为了太孙妃,如今又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郁明聪慧,又有太后和大长公主喜欢,与陛下新婚燕尔恩爱甜蜜,待日后诞下嫡子更是地位稳固,徐家自是未来可期。 史太君便只是暗自感慨,才撇开此事不论,又向贾敏问起:“对了,嫣姐儿的亲事可有眉目?若你还未定下,我也给嫣姐儿相说着。” “不知母亲是受了谁家太太的托付?”贾敏才含笑反问道。 “一是保宁侯陈家,他家长子娶的是张家姑娘,陈夫人便是为他家二公子说的亲事;一是金陵的老亲家李家,是为他家的四公子求娶。”史太君笑说,“我瞧着便是李家好;李家是书香门第,家里几个公子都是好的。” “母亲这可不厚道!那保宁侯夫人若知母亲此言,说不得要怪母亲的。”贾敏同史太君趣说着,才正语道,“嫣姐儿的亲事也定下了,是宜阳侯和侯夫人来说的亲事,和穆小王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