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第5/7页)
一眼,终于松了口气。 他终于不生气了,这怪脾气真是跟小时候一模一样,长大了都不改! 她心里一面无奈地想着,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两人吃罢面,薛庭儴叫来老板会账。 他将那一两银子递给老板,胖胖的面摊老板一脸为难。原来小面摊上很少收到银子,都是用铜钱来付账的,老板根本没零可找。 薛庭儴愣住了,他竟是忘了这茬。 正当招儿想掏铜板出来付时,他突然说了一句等等,从腰带里掏出几个铜板,不多不少正是八个。 正是那日第一次去东篱居,招儿临走时给他的。本想着用自己挣来的钱请她吃面,谁知道最后还是用了她的钱。 离开面摊后,薛庭儴问道:“你还想吃什么,咱们去买。” 招儿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还吃什么啊,我这会儿都要撑的不行了。” 他也不说话,就拉着招儿一路去了东市。 这家铺子买点果子,那家店里买些油糕,又买了些花生芸豆啥的,一共六七个纸包绑在一起,全是招儿爱吃的。 有着之前的经验,招儿也不敢说他乱花钱的话了。 就这么一路拎着这些纸包,跟在他背后走着,招儿感觉心情怪怪的,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在心里蔓延。 半晌,她才无奈地摇了摇头。 真是小孩的脾气! * 晚饭吃罢,薛老爷子留薛青山兄弟仨说话。 这一看就是要说什么事,孙氏惯例找借口留下了,于是周氏也没走,杨氏一直坐在薛青山身边没挪地儿。 至于小辈们,都让回屋了。 薛老爷子惯例是抽了一锅烟,才将事情大概说了一下。 “爹,你说啥?要卖地?” 是薛青柏的声音。 二房屋里,招儿听到这个声音忍不住看了薛庭儴一眼。两人也没说话,就在屋里静静地听着。 正房里,薛青柏激动地说:“爹,做啥就到了要卖地的地步,地可是咱们庄稼人一辈子的生计,是人老几代人的依靠。地卖了,咱吃啥喝啥用啥啊。” 薛老爷子抬手打断他:“老三你先别激动,先听爹说完,我是这么想的。” 说是这么说,他却又开始往烟锅里塞烟丝,点燃了深吸一口后,才道:“我想俊才也不容易,学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熬到现在却又不学了,总是有些可惜。就想着送他去那学馆读一年,甭管好歹读了一年,老大说以俊才的学问,读一年就能下场。若是俊才真中了,以后咱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那狗子呢?” “狗子自然也去。”从始至终,薛老爷子就没有想不让薛庭儴去的想法。全村的人都看着,他可没脸出尔反尔。“所以我才想卖地,咱家的情况你们兄弟是知道的。送一个去都勉强,送两个去可没有那么多银子。” 顿了顿,他继续说:“也不是都卖了,就卖两亩,凑够狗子和俊才进学这一年的花销。咱家这么多地,卖两亩地不算伤筋动骨。” “可不管是卖一亩还是两亩,他总归是卖地。爹,到时候村里人该怎么看咱家。”薛青柏说。 “什么怎么看不怎么看的,我卖地供孙子读书,还用着跟谁说不成。”别看薛老爷子嘴硬,他能说出这种话就说明他其实很在意。 在乡下,卖地可是十分丢人的事。 “反正这事跟你们说了,这两天我就去找卖主。” 见薛老爷子如此坚决,薛青柏憋着气问道:“那地咱们都耕了,现在拿去买,那咱们之前的力气不都白费了。” “就是啊,大哥,你看爹为了送俊才读书,都要卖地了,你就不说句话?”孙氏在后面掐了薛青槐几下,他都不说话,自己忍不住出声了。 薛青山闪烁其辞:“你看这,这不是爹的主意么。” “大嫂,你也不说话?这地现在卖了,以后再想买回来可买不着。” 余庆村附近的地是有数的,这些年能开的荒都开了,地就这么多,人口却是年年在涨,谁家有地也都是攥紧在手里不愿拿出来。如今薛老爷子说要卖地,放出风声,就有人来买了。 可卖容易,再想买回来可得看运气了。 杨氏眉眼低垂道:“地是死的,人是活的,等俊才中了秀才,再多的地都能买回来。再说了这不是爹的主意,我一个妇道人家,在家里也说不上话。” 见大房两口子安坐在一旁,自己等人倒是像乌眼鸡似的计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