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1/4页)
李治扫了周围一眼,略作思索,便命人将报信者带下去扮作晋王侍卫,与他一同回宫。接着,他又让人给杜氏传话,尽快收拾行李物什回长安。诸事皆吩咐下去后,他才朝着崔渊、崔渲、王方翼、崔泓等人轻轻一叹:“此事实在非同寻常,我一时想不出别的主意,只能尽快告知阿爷。” “大王此举大善。”崔渊神情肃然,“谋逆之事关乎国本,只能交由圣人处置。大王也不必担心此事的真假。齐州离长安千余里,若当真有什么异动,想必消息也会陆陆续续地传过来。报信之人有第一个便有第二个,任何人都拦不住,也定不会冤枉了谁。” “大王安心罢。无论此事是真是假,必不可能兴起什么风浪。”崔渲也道,“齐王身边并无领兵之将,必定兵败如山倒。”言下之意,他们都觉得谋逆之事必不会有假。毕竟,齐王的心性阴狭,做出这等事来也并不令人十分意外。 “五阿兄竟然谋逆……阿爷若听到这个消息,不知该有多伤心。”李治又长叹一声,“这些时日,我大概须得守在宫中了。摹本之事,不如暂且放一放,待过了这一阵再说罢。”在谋逆的阴影之下,众人也没有心思做旁的事。 崔渊、崔渲、崔泓皆点头称是。李治遂有些恹恹地转身走了,余下几人面面相觑,各自都有许多话想说。然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却并不是说话的好时候。王方翼低声道:“今夜不如小聚片刻?胜业坊到底显眼了些,我的宅子外也常有祖母的人守着,倒是去八郎家里合适些。”崔泓颔首道:“我必将扫榻以待。” 时候尚早,显然并不是原定回程的时刻。杜氏只听闻了“山匪”之事,并不知内情,却也不妨碍她安抚女眷们,又将准备启程之事吩咐下去。杨氏露出困惑之色,见武氏随着李治走了过来,刚想去问两句,却止住了步子。李治的神情显然并不对劲,不是询问的好时机。 当王玫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动身回程的路途上了。 齐王李祐她根本没有任何印象,只听说过封号名字而已。此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不应该是太子谋逆么?怎么却教他抢了先?难不成历史又起了什么变化?或者,她对唐初的历史本便不了解,遗漏了这次谋逆之事? 她既震惊又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歪在牛车中思考着齐王谋反之事将会带来的影响。 崔渊也坐在牛车中,见她试图回忆李祐相关的消息,便道:“齐王祐,阴妃所出,诸皇子中论序齿排行第五。因性格乖戾、喜好游猎,素来为圣人所不喜。原本他应该与吴王恪一样出镇地方,但因频频告病的缘故,去年十一月才前往齐州封地。太子与魏王相争,除了吴王、晋王尚有几分好名声之外,其余诸皇子性情才智皆不出众。何况他这两年因告病而深居简出,你不知道他也理所应当。” “先前他可曾有什么异动?”王玫又问。频频告病又喜好游猎,简直太可疑了。 崔渊回忆着部曲打探来的消息:“太子与魏王兄弟不睦,其余皇子看在眼中,多少也会生出些想法。齐王祐去岁见太子借着训练突厥铁卫的名义广交勇士,便屡屡与其舅父阴弘智商议,开始招募壮士、训练死士。不过,在京中时他并不引人瞩目,此举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便是我,也只是偶尔得到消息,据说他看中了太子的突厥铁卫,试图招募收买却未能成功。” 王玫讶然:“他竟然敢贿赂太子的人?难不成太子并未发觉?”都已经做得这般明显了,太子居然不知心腹曾被李祐收买过?即使并未成功,也暴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怎会坐视不理,不当成威胁? 崔渊摇首道:“那突厥铁卫拒绝李祐,只会更得太子信任。而且,李祐不得圣人欢喜,太子又如何会将他放在眼里?只当李祐与他一样喜好游畋,所以想多拉拢些射猎出众的勇士陪着狩猎而已。” 一叶障目——在太子眼里,恐怕也只有一个魏王李泰了,连晋王李治也毫不放在心上。那并不是轻视其他人,而是将李泰视为骨中钉、rou中刺,早便想不到旁人了。长年累月的怨恨累积起来,已经到了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