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1/3页)
先后上了车,当然不可能坐在一起,龙辇里就没考虑还有第二位乘客,设计上只有一个宝座。章惇考虑了一下,自己这个岁数,这个身份,如果直接坐在地板上,不太合适,坐在官家身边,更不合适,真是进退两难。 就站在车里:“敢问官家有何吩咐?” 林玄礼往边上挪了挪,拍拍自己身边:“过来坐这儿,一起回去。” 章惇越发警惕,一边怀疑他要为这些年的积怨报复(虽然没多大事,但成了皇帝,事儿就大了,皇帝永远比最小心眼的丞相更小心眼),一边又奇怪,君臣之间深谈过几次,不是特别投机,官家经常有点不满又不说,下次见自己时又高高兴兴,令人不安。 很难想象十一郎是个城府极深的人,怎么看都不是,倒回去推敲也不是。 “官家体恤老臣,臣恭敬不如从命。” 林玄礼的手搭在他背上,隔着棉衣都能摸到骨头,这位须发花白的老臣身上有股淡淡的清香。他柔声安慰道:“你是六哥留给我的,唯愿咱们君臣不疑,你还能放心理政才好。” [你是六哥留给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哥:(⊙_⊙)什么啊?] [就是那种六哥愿意把他宠上天,我接手之后也要这么做,因为他的能力值得的。] [六哥:你觉不觉得有点…怪怪的?] 林玄礼一边精分一边说:“我在治国方面不如六哥,章惇,你也知道,六哥生来就为了做皇帝,我不一样,我生来就负责吃喝玩乐,花六哥的钱。咳,扯远了。请你上辇没别的事,蔡京上奏弹劾你,说你背地里议论我轻佻浮躁,还有点顽劣,以及屡次上奏劝谏六哥约束我。你没看见他刚刚的表情吧,又疑惑,又兴奋,又不安,太好笑了。” 章惇静静的看着他。 林玄礼笑嘻嘻的挑眉:“我觉得当时说的很对,要是有人当时不这么看,那准是我的家仆。以前不敢说你小心眼,嘿嘿嘿,诶嘿嘿嘿。” 太爽了我终于当面说了这句话。你收拾蔡京吧!收拾人这方面你擅长,我态度够明确了,也很有诚意,接下来该你拿出诚意来对我。 章惇秒懂,但不是很赞同。心说:真想让我放心就别把苏轼调回京,我几乎至他于死地,等他回来之后,又怎么能和平共处,我的政策必然受阻。 蔡京有野心这件事我一直都知道,但这种迫不及待的排挤和取而代之,哼。 回去就找茬让他去南方,比南方更南的地方! 是有人说我睚眦必报,没有容人之量,这很好笑吗!赵佶!这哪里好笑? 年轻的官家笑了好一阵子,最后自己也不好意思了,以袖掩面继续吭哧吭哧的笑,还不敢笑的太大声,小声笑的发颤。 章惇:…… 就在这种杂音中盘算如何抓蔡京的错处,这个中年人行事缜密而端正,勤勤恳恳,没有什么明显的弊病。嗯?有了! 章惇决定让他别笑了:“官家,房陵保康军、南阳武胜军、安康昭化军、汉东崇信军的争夺屯田之地,多有摩擦,请官家重定军界。” 林玄礼想了想,路是京西南路,首府是襄阳府,章惇说的是其中四州的驻军。在心里回忆了一会地理位置,想起来了,还想起来襄阳府的湖北菜,超级好吃!但几军的将军是谁没想起来。面沉似水的沉吟了一会,点点头:“嗯。” 谁来着?抢什么地方?知州和守将是谁?四个州交界吗? 想了半天,梦回高三,确定自己记忆力真不行,回宫去拿着将军、监军、知州与此有关的奏札共十二本开始逻辑推理到底是谁缺德占人便宜。 对于国家机密,只好从头开始又看一遍,大概记住了点。虽然对全国各地高官都是谁是什么关系没啥印象,好歹记住了全国有多少户人,每年赋税多少,军费支出多少。 又和章惇一番深谈,决定什么都不变,先让遭遇数次政策反复的百姓安安心。 至于六哥的谥号塞满了十几个字的美谥,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这是唐代搞出来的风俗,玩命往上加,所有好词儿,不论有没有,都往上加。 庙号始终悬而未决,章惇觉得先帝还没完成伟大宏愿,也有意试探官家的态度,以及嘲讽高太后,还是推荐哲宗这个忧心忡忡的庙号。 礼部和翰林院的官员揣摩上意,提出中宗(中兴之主)、宣宗(中兴之主)、世宗(是守成令主)。 林玄礼回宫抱怨:“唐中宗实不怎么样,汉宣帝倒是好,但唐宣宗也不怎么样,世宗又有点小气了,属国用的比较多。就不能把太宗的称号薅下来给六哥?” 向太后大惊失色:“你说什么呢!” 朱太后也惊恐的站起来:“万万不可亵*渎祖先。” 庙号在下葬之前不用公布,还有六个月时间。 上朝时主要谈论的就是这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