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0节 (第4/4页)
神仙中的两位仙人,一个是汉钟离,一个是吕洞宾。刘玄英回到终南山修道练丹,道号海蟾子,十年丹成,有白气自顶门冲出,化鹤飞升了。后来人们常常见到一个蓬头跣足的道士,头上或肩上蹲着一只三足金蟾,手中拿着一只带叶的鲜桃,出没于关海内外,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嬉笑逗人乐,把金蟾吐出来的铜钱随手散发与人。人们都叫他刘海蟾,又称刘海,就是得道之后的渤海人刘玄英。据说他肩上那只三条腿的金色蛤蟆,是在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一口井中钓出来的。那口井中水量充沛,却从来听不到蛙声,千载不变,至今依然,成为凤阳县里一处名胜。不过传说归传说,本书中点到为止,以上仅为注解。] 渤海国使节大諲撰和崔礼光,在幽州等了十天,得不刘玄英任何息信,在幽州已经无事可做,就要启程归国。这天来向孙鹤告别,却见孙鹤一脸愁苦之状。 孙鹤道:“说来真是不可思议,刘相公真的失踪了!” 崔礼光道:“道士累卵是危在旦夕之意,难道刘相公会有危难吗?” 孙鹤道:“他一直是想学道的,也许真的不会回来了。只是他一走了之,却让我感到失落。” 崔礼光道:“我也深感遗憾。原本指望刘相公来推动幽燕和渤海结盟,现在他却走了。” 孙鹤道:“其实他对刘守光很失望,一直想要离开幽州,却又不知该往何处去。看来我也要离开幽州了。” 崔礼光道:“难道孙公也要和刘相公一起去学道吗?” 孙鹤道:“那倒不会。某只想施展平生抱负,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番事业。道士不是说我能当宰相吗?他说得很对。某确实想做宰相,所以……也许,也要离开幽州了。” 崔礼光道:“如果孙大人做了大唐的宰相,可别忘了多多关照渤海国。” 孙鹤笑道:“走不走得掉还是两说呢。” 渤海国使节踏上归途。这天过了辽河,踏上了渤海国土地,焦灼不安的心情才算得到缓解。可是,正行之际,突然被一队骑兵拦住,不由分说就要拿绳子来捆。 崔礼光问道:“你们是渤海人吗,是谁的部下?” 骑兵头领道:“俺们是左熊卫大将军大审理麾下的骑马兵都尉,专门捉拿你们这些契丹密探。” 崔礼光道:“我是渤海国使臣,同行的是渤海国副王殿下。你们不许动手动脚,赶快送我们去见大审理将军。” 都尉仔细查验之后,确认这二人是出使的王子和大臣,就护送到中军大营来。大营中的统帅出来迎接。崔礼光一看,果然是左熊卫大将军大审理,这才放下心来。 崔礼光问道:“你的大营不是在夫余府吗,为何移师到这里来了?” 大审理道:“只因契丹人犯境,国主命我来这里驻防。” 崔礼光道:“百年以来,以辽河为界,双方相安无事,怎么突然又生事端?” 大审理道:“都是新罗难民惹的祸。有个叫张秀实的新罗人跑到契丹国去了。他回来扇动新罗难民外逃,不仅是外逃,还劫走村中牛羊,十分可恶。” 崔礼光道:“原来是刁民闹事。让你左熊卫来防,是不是小题大作了?” 大审理道:“张秀实频繁来扰,祸及沿河三县五十余村,不象是刁民所为,只怕是契丹新王耶律阿保机有意挑起事端。” 二人正在中军帐中说话,忽的亲兵来报:“契丹人袭击布多县,气焰十分嚣张。” 大审理道:“请崔公看护王子殿下,本帅要去出战。” 大审理当即率兵出战。他带着一千轻骑赶到布多县,正有五百余名匪徒在劫掠县城。渤海国骑兵与匪徒展开激战。匪徒不敢恋战,纷纷向河西逃窜。大审理追击到河边,活捉了两个匪徒,收兵回营。 崔礼光问道:“又是张秀实来sao扰吗?” 大审理道:“那些匪徒都是乘马而来,马匹整齐,鞍具相同,绝不是刁民自发组成的队伍。捉到两个俘虏,请崔大人和我一起来审问。” 那两个俘虏被押到帐上,不等发问,就主动招道:“我们是迭剌部的勇士,是奉了夷离堇的命令来征粮的。” 大审理喝道:“你征粮征到布多县来了,这也是你家夷离堇的命令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