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节 (第2/5页)
用武力建立起来的殖民地体系不同,因为她同宗同主,尽占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利,所以更为安全、稳定且便利。
如此,山西这个新兴的工业体在1900年之后几乎染指了国内所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对西方列强在大清帝国境内的企业构成实质威胁,为此造成的矛盾和摩擦接连不断。
慈禧太后在这件事上虽然铁心支持山西,但终归不敢过分得罪各国政府,表面上仍只能充当和事佬,置身事外,提倡双方和平协商解决。在这种形势下,山西就以自身数额巨大的资金投入与平等互利的商业行为,更重要的是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缘政治地位,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得以从实际上控制了国内各原料产地的生产和销售。而西方列强在大清帝国境内的企业只能仰山西之鼻息行事,以明确的市场价格规规矩矩的购买大清帝国的原料,再不能像以往那样的巧取豪夺了。
因此,大清帝国的原料产地和原料供应商在山西的庇护下得以开展正常的市场经营活动,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比从前舒服多了,如此更加依附于山西。
这样一来,光以国内现有的原料供应来维持山西的工业生产就可高枕无忧,况且拿山西国土资源部提供的考察报告来与康凡掌握的自己那个时代的地质数据做对比,康凡发现国内自然形成的、完整配套的矿产资源储备的绝大部分还在地底安睡,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远远不及全部资源总量的十分之一!这就是国力!
尽管如此,山西也会瞅准时机对国外原料市场例如东南亚和南美地区的天然橡胶、中东地区的石油等进行短期投资,扩展原料和能源供应渠道,一有风吹草动便予以撤回,自身并不会遭受致命影响。
到1904年底,山西和黑龙江两地的主要基础工业产品如煤炭、原油、粗钢、橡胶、水泥、发电量等已经跃居亚洲第一,把亚洲最强的工业国——日本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更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力、民众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科技实力、政府执行力等各个方面全面赶上西方列强。其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已经遍布大清帝国北方的几个主要省份,再也没有哪个世界强权敢小看山西和黑龙江了,他们不得不考虑应以何种态度去面对这股新崛起的大清帝国地方势力,而美国在这件事上率先为他们做了个好榜样:那就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相互获利。
谁都明白,再像以往那样仅凭一、两个国家的单薄武力就敢向大清帝国榨取好处已经是个疯狂透顶的想法,因为这股新势力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已经初露端倪,而他们那些隐藏着的科技实力只会更为可怕,更何况他的背后还站立着一个尽管已显颓势但仍然算是个超大的帝国——大清。
如此而为的话,其发展潜力实是非同小可。只要他们愿意,想攫取大清帝国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权已是很现实的事。因此,从自身利益来考量,只有两种态度可供选择:要么接受,放弃自身部分在大清帝国境内的既得利益;要么趁其还未过分强大而予以扼杀。这恐怕是当前摆在世界强权面前的一个最感头痛的选择。
但一山不容二虎,利益的争夺终究要表面化,到那时,必然要有一个结果的。
对康凡他们来讲,要避免被世界强权所扼杀,让各个强权不得不采取接受的态度,实现自身的强势崛起就是唯一的出路。而要实现强势崛起,挑战甚至击败若干个当代世界强权就是康凡他们必须要做到的,即将爆发的日俄战争就为此提供了最佳机会。
钟汉强、梅香和梅香的同学们都明白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和蕴含的意义,这几年来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只争朝夕的辛苦工作着。在他们的感召下,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因此而取得的成绩也是巨大的。这不但为康凡能够专心于自己的军队建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条件,也为打赢这场战争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他们对康凡的担忧也随着战争的临近而加深,因为同来的这些人中,只有康凡一个人是战争的亲身参与者,而其他人只是在后方工作,即使再辛苦十倍也没有康凡面对的危险多,这就是梅香总感觉老天对康凡不公平的地方。
分别驻扎在晋北、晋中和晋南的晋军常备军部队通过无线电通讯网络同时接到了康凡的电令后,一周之内就完成了集结,陆续开拔,大部分部队已经在前几个月内各自分批开赴黑龙江指定地域。康凡和警卫营、安全局的特战部队、参谋部的部分人员是最后一批开拔的部队。钟汉强、梅香与贺水秀都来送行。梅香的同学们虽有耳闻,但都不知道具体的行动目的和行动时间,出于保密的原因,他们也没有刻意询问,因此这次没能同来。
太原火车站宽广而整洁的站台上的广播喇叭不停地播报着车次和部队番号,时不时的还要播放一些乐曲以缓解沉闷、紧张气氛。内卫部队官兵戒严了火车站以及附近地段,目送着从山西各地开来的一列列军列喷云吐雾的呼啸而过,军列上的官兵、各类武器装备、作战物资等都被绿色的军用篷布所遮盖,从外面根本看不出装载的是什么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