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侦察兵_第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3/6页)

峰阵地,这就证明,一五三高地是被他们攻克了!少佐及增援上来的另一名上尉和他们的士兵一起欢呼。一五三高地虽然不是南怀化的主阵地,这个阵地上的鬼子们仍旧认为他们这里的战斗一点也不比主阵地上的轻松,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鬼子们倍感骄傲。

    正当鬼子们在主峰上激动地大喊大叫庆祝的时候,高全已经领着一营的战士撤到了三营的阵地上。王大柱和钱四喜领着二营三营正在修工事,虽然他们不知道高全说的把工事往山体里挖是个什么意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按字面理解,那就是高全是想在山上挖出一个山洞,用山洞做掩体。这样子倒好理解,呆在山洞里,肯定比呆在战壕里更能防轰炸嘛。于是,高全来了之后,看到的所谓“防御工事”,就是在半山腰上挖了好几个山洞,还是比较深的那种,并且洞中有战士正在络绎不绝的往外运着土石,显然里面还有人在继续往深里挖。

    第009章 坑道攻防战

    两位营长在前面领路,高全跟在后面钻进了山洞。火把照亮了洞壁,一股新鲜的泥土味儿扑鼻而来,两边都是土石结构,大块的山石中间夹杂着泥土,上面呈现出新挖掘过的痕迹。

    山洞挖得倒是足够宽大,完全能容得下三个人并排行走,从山洞深处仍旧传来叮叮当当的挖掘声,有点像矿山里面的工人在挖矿。高全有点怀疑,再挖下去,会不会挖出煤来,据说晋省的煤贮藏量可是很丰富的。

    “挖了有多深了?”

    “差不多有快十丈了。”回答的是钱四喜。这块阵地本来就是他的三营的,也是三营的弟兄最开始挖的,王大柱的二营只是后来过来帮忙的而已。

    “我看挖了好几个洞了,每个洞都是这么深?”高全看着钱四喜有点好奇,这家伙怎么想起来把洞挖这么深的?他却忘了,他下的那是什么命令。

    “也不全是,有的深一点,有的浅一点,最浅的也有个六七丈了。”

    “通知弟兄们,不用再往深里挖了,横着挖,把各个山洞都挖通。这里就是我们的阵地。今后就在这洞里防守了。注意,要在洞口留下射击掩体。”想不到坑道这么快就初见雏形了,高全心里很是高兴。

    鬼子和大洋那边的白种人还是不一样,西洋鬼子占领山头之后,都是在山上一呆,就不动了,就等着撤退命令了。东洋鬼子则是要巡视整个山头,像一个个探险家一样,想要探明白中国的山头上有什么植物,山石又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

    探来探去,自然就探到三营阵地上了。鬼子本以为占领了主峰之后,中国军队都已经全撤下去了,哪知道这里竟然还有阵地!来探路的鬼子一个小队当场被打死打伤大半,只剩下三五个人狼狈跑了回去。

    这下山头上的鬼子可不干了!山上的中国军队竟然没撤下去,还在半山腰上抵抗,他们可是已经把占领高地的捷报都汇报上去了。虚报战功,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搞不好,是会被严肃处理的。阵地上的两个鬼子中队长立马慌了神,为了弥补他们谎报战功的过失,两个家伙立即组织部队向坑道发起了进攻。

    守军利用各个山洞的地形屏障,和鬼子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鬼子指挥官挥舞着指挥刀,鬼子士兵在机枪的掩护下,拼命地向这几个山洞发起了进攻。由于山地地形的原因,鬼子的掷弹筒本来就不如在平地上威力大,要进攻的地方又是山洞,炮弹根本打不进去。于是,坑道的第一个好处就体现出来了,鬼子有炮没法用,只能靠士兵携带单兵武器往前冲了。

    几个山洞都是通着的,打了这里,那里就有人忽然冒出来反击,打了那里,另外一处山洞里又有人冲出来打黑枪、投手榴弹。鬼子顾此失彼之下,只好每个洞口都派兵把守,重点进攻一个山洞。

    由于我军的几个山洞都是通着的,鬼子哪个洞口力量单薄,我军战士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专门捡鬼子少的洞口反击,鬼子则是要来回增援,顾此失彼。经过几个小时的拉锯战之后,占领一五三高地的鬼子彻底被打得没了脾气。

    强行攻入山洞的鬼子损失惨重,负责防守洞口的鬼子又经常遭遇山洞里守军的强力袭击。鬼子派出一半的兵力向着最大的那个洞口猛攻,而那个山洞的洞口由于有两挺重机枪把门,而鬼子用着最顺手的掷弹筒派不上用场,只能一边用轻机枪对射,一边用人力发动强攻。

    高全指挥着两挺重机枪在这里抵挡着鬼子的攻击,钱四喜和王大柱则带着人从别的洞口选择鬼子少的地方发动强袭。一个班的鬼子守着一个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