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节 (第2/2页)
“我爹,是个极好的人。他是京城一个大官离京城不远的一处田庄的管事。他很疼我,很厉害,也很会说笑,有他在,庄子里总是欢声笑语不断。” “唯独不好的,便是太心软。”阿桂轻叹了一口气,垂眸道,“我娘总说他,心肠太软,不是什么好事。” “可他却不这样觉得,每每娘亲说完,他都要回头同我说,以后要做个善良温柔的人,凡事留一线,多照顾珍惜身边的人。” 方喻同静静地听着,没说话,眸光里浮浮沉沉,映着灯盏微微晃动的光。 “后来,我爹果然还是出事了。”阿桂眸中藏着痛苦,却说得风轻云淡,“说是他贪墨了一千两银子,铁证如山,他被抓走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方喻同黑瞳轧过阿桂的眼角眉梢,笃定道:“咱爹一定是被冤枉的。” 阿桂无奈笑笑,“我也这样觉得,可那时候我太小,什么证据都寻不到,也没什么法子。” “这趟我们回京,一定有法子替咱爹伸冤,到时候将他救出来,咱们一家团聚。”方喻同温声说着,只是心中仍有些疑点。 他是读过南国律法的,若是家中奴仆敢贪墨主子家钱财,还到了一千两这样大的巨额,是按律当斩的。 可是,为何非但没斩,还在京中重牢里关押了这么多年? 怕不是有什么隐情。 而且那价值连城的和田玉,又是从何而来? 是偷偷贪墨的?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关联? 这些疑问被方喻同压在脑子里,没有再多问。 他起身,嘱咐阿桂晚上天冷,多盖一床被子后,便回屋了。 阿桂忽然被他关心一番,还有些不大习惯。 他真是长大了,都开始变得知冷知热起来,以前他是从来都不知道这些的。 ...... 就这样一路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京城。 离会试开始,已不足一月。 这还是他们三人头一回来京城,马车停在城门外。 从马车上走下来,望着那足足有好几个嘉宁城城门那么大的巨石城门,心中颇为震撼。 京城本身,就有五六个嘉宁城的大小。 是以这城门,也是十分壮阔,站在底下,便觉自身之渺小。 排队入城的人很多。 还有不少举子打扮的,同样风尘仆仆,都是入京来赶考的。 有些很是发奋,因排队估摸着要等一两个时辰,便索性搬了把小凳,一边摇头晃脑地读书,一边在队伍里慢慢往前挪着。 阿桂她们默默排到最后。 林常也很快有样学样,掏出他昨晚还未看完的那卷书,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舍不得浪费一分一毫的功夫。 阿桂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却见方喻同还站在原地打量着京城城门。 便小声提醒道:“小同,你不看看书么?” “没什么好看的。”方喻同不在意地摆摆手,“我都背下了。” “即便过目不忘,也不能这般自大,知不知道?”阿桂拉着他坐下,揉揉他的脑袋。 方喻同有些不乐意地反抗道:“阿姐,这么多人呢,你别揉我,给点面子行不行?” 阿桂弯起唇角收回指尖,“那你好好读书。” 不知怎么回事,前头仿佛查得很严,一个个官兵在细细核对着要进城百姓的身份文书,还要问话盘查,所以每放行一个百姓都要不少功夫。 阿桂有些不解,不太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只是很快,便有了答案。 走到她后头排队的仿佛是京城的一对夫妻,不知何故出了城,如今又要排上一两个时辰才能进城,自然怨言不断。 那妇人小声埋怨道:“今儿这是怎么了,查得这么严,早知道在娘家多住几天。” 原来是去娘家。 阿桂又竖起耳朵听着。 那男子也是一脸无奈地叹道:“唉,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三年一回的会试又要开始了,京城中来赶考的举子越来越多,难免鱼龙混杂。” “一群读书人,有什么好乱的,我瞧着这未免太过谨慎。”妇人轻哼一声。 “小心驶得万年船嘛。”男子小声解释,“你想想这么多举子,谁知道有没有北国的细作混在里头,万一在殿试的时候刺杀圣人,那就糟了!而且如今京城里头人乌泱泱的多,北国细作若是使坏,遭殃的还不是咱们这些老百姓?” 那妇人好像被男子说服,虽脸上还是有些不乐意,却还是规规矩矩排在后头,等着入城。 阿桂也大致明白了这是怎样一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