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2节 (第2/3页)
天的海洋,恨不得马上跑上沙滩。 苏拉将刚买的泳衣从车上拿下来,笑道:“那边的服务中心可以更衣,小伟,你先过去替客人们租赁几个更衣室吧。还有,如果几位有兴趣,还可以租赁个帆船去那边的海滩享受一下冲浪的感觉。” paradi色cove沙滩左侧,有一片三角形的海域,海流从北面海洋袭来,会在这片三角形的海域内改变运行轨迹,形成波澜壮阔的漂流海浪,这里也是众多冲浪爱好者的最佳乐土。 没等牛皓凌走向沙滩,只听旁边那位刚穿好裤子的男子突然笑问道:“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迎上男子的目光,牛皓凌下意识的躲避了几步,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个男子太娘了。 苏拉走到牛皓凌旁边,微笑道:“您好,我是这位先生的导游,您有什么事可以咨询我。” 水永露出一个自认为迷人的笑容,语气轻松的笑道:“抱歉,是我唐突了,刚才我看这位先生是华夏人,忍不住想打听一点华夏国的现状,抱歉抱歉。” 听到水永说开了汉语,无形间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虽说华夏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内斗的很厉害,但离开了那片沃土,他们出门在外还是非常团结的,这也是为何不少国外华人组织都非常有名的原因。 曾经有人说过,美国之所以还有些畏惧华夏,一部分原因是当年红色浪潮中的华夏坚如铁桶上下一心,军民团结对外。另外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由于美籍华人非常抱团,给美国人造成了一个很假的假象,那就是华夏人极其团结。 那个人开玩笑说,等到美国真正了解了华夏如今的现状,军舰也就距离华夏本土不远了。 当然,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却也反应了华夏国的社会现实。改革开放下飞快发展的经济,让人心变得畸形,也让社会变得畸形,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不信任,每个人都将自己关闭在自我的空间里,楼上楼下都可能互相不认识,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一个民族的悲哀,这样的社会风气,也会造就出一群拥有畸形心理的群体。 缺钙的华夏,是一位有名的学者对华夏国做出的最入骨的评价。 牛皓凌示意苏拉让到一边,拱手笑道:“这位大哥哪里人?” “东北人。”水永笑了笑,用很地道的东北话说道:“我离开那旮旯有段时间了,也是挺想俺那些亲朋好友地。” 牛皓凌哈哈笑道:“现在东北的发展可是不得了,你应该回去看看。” 水永瞪大眼睛,看着牛皓凌说道:“哦?这位先生你去过东北,能不能跟我说说现在的发展情况?” 龙少和郭兴脸上都露出欣喜之色,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的确不错。 只可惜,他俩脸上那种温馨的笑容还没彻底扩散到整个面部,就听到牛皓凌大喊一声‘草泥马’,尔后飞起一脚,将眼前这位东北‘娘男’踹飞了出去。 “牛哥,怎么了?”龙少和郭兴先是表情凝固,嘴巴张大,接着赶紧过去抱住牛皓凌,生怕牛皓凌的腿脚又‘走火’。 这这太戏剧化了吧?刚才还聊得好好的,怎么转眼就干上了呢?人家不是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吗,难道这是东北人打招呼的方式? 确实,牛皓凌给他们的表现很像一个地道的东北人,其实说白了,齐州人和东北人的特征基本没啥区别,东北人大多数都是齐州人的后裔,山西、齐州、东北三地本就是一家,所以三个省份的民俗几乎一致。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齐州、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明朝的洪洞大槐树处迁民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近乎一半的山西人背井离乡来到了齐州,成为了以后的齐州人祖先。而到了1904年,齐州突遭大旱,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数以百万计活不下去的齐州人选择了远渡不毛之地的东北,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这就是著名的‘闯关东’。 所以说牛皓凌一听水永是东北人,还有一种见到家乡人的感觉,只可惜,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 因为,刚才他感觉到一股极强的波动瞬间攻入他的大脑,如果不是有元气护体的关系,他现在是死是活还不一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