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7节 (第5/5页)
空虚,更没有名将坐镇。 贾诩身为西域都护,他手中的兵力不少,但是管辖区域太大,分布开来就没几个人了。这些来自袁绍和曹cao手下的旧军,贾诩还真不太看得上,但他现在无兵可用,也只能先把他们派过去了。更重要的是,贾诩不仅相信夏侯兄弟的武艺,更相信他们是真心愿意为国效力,于是便让这兄弟二人带着三万名旧军赴援贵山城。 此时,不仅乌孜别里要塞外面,就连图鲁格尔特外面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马,大汉从葱岭通往西方的两个出口全部被截断了。这些人马忽然亮出了乌孙国的旗号。 其实,图鲁格尔特要塞外面本来就是乌孙的国土,当这里面出现大批军队的时候,要塞的守军就已经明白,乌孙与大汉要翻脸了。虽然通过图鲁格尔特要塞经由乌孙也可以到达西方,但是因为很早就签订了《疏勒条约》,可以很好地保证汉商的利益,所以绝大多数的汉商都选择从乌孜别里要塞出境。不过令张任没有想到的是,乌孙的军队竟然越过边境进入大宛,并且要连乌孜别里要塞一直攻打。 乌孙在汉武帝时期曾经属于西域都护府治下,后来趁着大汉内乱而独立了出去。这里盛产良马,一户有钱人家往往就能拥有四五千匹。马匹既是他们的重要财富,也是他们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过去,大汉王朝有很大一部分马匹就是从大宛和乌孙交易而来的。 现在,刘欣完全控制了漠北草原,战马也就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大汉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从乌孙购买过马匹了。同时,重新开通的丝绸之路又主要是经过大宛而不是经过乌孙。这样一来,乌孙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经济上的原因让乌孙与大汉的关系渐趋疏远。 另一方面,刘欣派蔡和出使西域及周边诸国的时候,就曾经流露过想要让西域都护府恢复到一百多年前的状况。言下之意,那是要将大宛和乌孙重新置于大汉的版图之内了。 实际上,无论是乌孙还是大宛,如果重新归于大汉的治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甚至他们会比从前过得更好。因为大汉王朝毕竟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而且刘欣对西域的政策也更加优惠。 但是对于国王和那些贵族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些人都属于一个国家的特权阶层,而刘欣对待西域诸国的态度摆在那里,那些小国的国王虽然保住了国王的称号,但规格已经降到了侯一级,并且取消了他们的许多特权。他们现在顶多只能算个富家翁而已,再也没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力。 正是基于这个担心,几年前大宛才会联合疏勒想要截击汉军,结果反而大败而回,被迫签订了《疏勒条约》。同样的道理,乌孙也一直对大汉保持着十分的戒心。当卡拉卡拉派出的使团到达乌孙的时候,双方一拍即合。 在卡拉卡拉原先的计划中,当大汉的远征军抵达租界以后,大宛和乌孙、贵霜同时出兵,大宛攻击乌孜别里要塞,乌孙攻击图鲁格尔特要塞,贵霜则去攻打康居,三路齐出,直接切断汉军的后路。只是阿提刻cao之过急,提前发动了政变,结果被刘欣趁机灭掉,并将大宛是正式并入了大汉的版图,成为大汉的一个郡。 失去了大宛这个帮手,卡拉卡拉的计划也就出现了许多变数。不过,贵霜的“色”国王却有些急智,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由乌孙出兵同时攻打葱岭上的两座要塞,而他则派兵先攻取贵山,再攻打康居。在此之前,他还派遣多支小股骑兵潜入大宛境内,四处劫掠侵扰,蛊惑人心。 不过,在这场大规模的战役中,乌孙的兵力却是最先到位的,不等正午便同时对乌孜别里要塞和图鲁格尔特要塞展开了攻击,而且攻击的重点不在离乌孙国土更近的图鲁格尔特要塞,而是乌孜别里要塞。因为乌孙人都知道,过了乌孜别里要塞,东面不远便是繁华无比的汉城。那里的商品可以说应有尽有,只要他们先占领了汉城,可以予取予求。 乌孙举国青壮有二十多万人,这一次整整出动了十五万人,几乎是倾全国之力。而事先细作探听到的消息,这两座要塞的守军不过三万人。当然了,他们并不知道刘欣已经又抽调了三万人加强了这两座要塞的守卫。 攻击的命令下达以后,一队队的乌孙骑兵跳下马来,扛起长梯向着乌孜别里要塞冲去。 忽然,刚刚还紧闭的要塞门猛地打开了,大队汉军骑兵杀入乌孙军队阵中,弯刀挥舞,肆意地收割着生命。只不过一个来回,乌孙的攻城部队即遭溃败。汉军骑兵也没有再行追杀,勒马撤回了要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